ZKX's LAB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农业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

2020-10-08知识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农业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

(一)农业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分区原则以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依据,根据土壤酸碱度、营养及有益元素丰缺、有机质含量、重金属污染情况和环境质量情况包括地貌类型分区和光、热、水影响条件等诸因素(表2-7),对调查区农业环境质量进行地球化学分区。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含量(有机质=TOC×1.724)按《中国土壤普查技术》执行,Ca,Mg,Fe,Mn,Cu,Zn,Mo,B元素丰缺分级标准,由调查区表层土壤统计成果划分(表2-8),重金属污染采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确定无污染、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表2-9);地貌类型主要考虑平原、盆地、低山等主要条件,因此,环境质量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特征标志类别重叠累计的统计方式,划分为优质农业环境区、中等农业环境区、低级农业环境区3类农业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区(图版Ⅴ附图2-27)。表2-7 农业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分区类型及特征标志注:营养元素、有机质划分标准按《中国土壤普查技术》执行。表2-8 表层土壤营养、有益元素丰缺分级标准注:有机质,N,P,K 引自《中国土壤普查技术》;其他元素为调查区统计成果。表2-9 土壤污染分级(二)农业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分区特征简述1.优质农业环境区优质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南岸的九江、湖口、彭泽。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农业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 D试题分析:我国监测空气质量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选D。点评:识记内容,了解空气污染物,时刻提醒我们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农业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工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已导致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积累,降低了植物生产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本研究对廊坊市城市规划区水土污染主要研究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环境污染主要以Hg、Cd、Pb等点污染为主,地下水污染主要以矿化度、总硬度、F、CI、Mn、NO3—N、Fe等为主。一、土壤环境污染1.污染现状Hg元素单点污染主要分布在丰盛小区、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南尖塔村等地;Cd元素主要分布在三角地附近;Pb元素主要主要分布在银河大厦、管道局医院等地,污染程度为起始污染到显著污染(如图2-7、图2-8、图2-9)。2.污染元素的危害土壤环境的污染通过营养级或食物链最终达致在人体中积聚蓄积。有机Hg积蓄在脑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破坏脑血管组织,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中毒症状和先天呆痴儿;Pb中毒时,出现高级神经机能障碍、婴儿精神呆痴症等;Cd中毒症状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萎缩、骨骼软化和变形、致癌、致畸及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3.污染物的类型、范围及成因廊坊市区内除众多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事业单位及商店、宾馆、餐饮、娱乐等产业,还有数以百计的厂矿企业,其中金属。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选取评价因子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因子可根据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类型、评价目的的要求进行选择,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参评因子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汞、镉、铅、砷、铜、铬、镍、锌、氟、氰等有毒重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2)有机氯、有机磷、有机硫农药,洗涤剂、酚、油、大肠杆菌等有机毒物和致病菌;3)酸碱度、全氮、全磷等。选取评价因子时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只是根据土地利用功能、耕作方式(水田、旱作)、pH值与阳离子交换量,规定了Hg、Cd、Pb、As、Cu、Cr、Ni、Zn、DDT、六六六的质量分级标准,因此,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主要依据上述指标因子评价土壤环境质量。(二)确立评价标准在中国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土壤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的起始值,以土壤背景值加2倍或3倍标准差作为评价分级标准。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该标准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3类,同时进行了三级标准的划分,一类土壤执行一级标准,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护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类土壤执行二级标准,保证农业生产,维护。

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 国家标准具体数据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2113目标,划分为三类:1、5261I类为主要适4102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1653(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2、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3、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注:1、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125cmol(+)/kg的土壤,若≤12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2、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医学教育网整理。3、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扩展资料土壤污染类型:1、大气污染型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污染土壤。如大气气溶胶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酸性物质等土壤的污染作用。其特点是污染土壤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扇形、椭圆形或条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其污染面积和扩散距离,取决于污染物的性质、排放量和排放。

1.评价成果综述昌乐县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单因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9-20。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单因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昌乐县土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镍元素以外,其他7项重金属指标均属清洁的,即达到Ⅰ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面积都占99.46%以上。其中,砷、铅、锌达到Ⅰ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面积为100%。镍以Ⅰ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为主,比例为62.26%,其次为Ⅱ级、Ⅲ级,分别占境域面积的16.36%、17.63%。昌乐县土壤环境中镍的高风险含量,主要与地质背景有关,污染区集中分布在昌乐县中部的古近纪玄武岩分布区,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夹砂砾岩、黏土岩及硅藻土。表2-9-20 昌乐县表层土壤环境质量单因子评价统计表综上所述,昌乐县境内土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达到Ⅰ级土壤环境质量的土地占53.83%,Ⅱ级土壤环境质量的土地占22.62%,Ⅲ级土壤环境质量的土地占19.04%,完全能满足农业耕作土壤的环境质量要求。2.土壤环境功能类型单因子区域分布特征(1)砷(As)、铅(Pb)、锌(Zn)昌乐县表层土壤中砷、铅、锌元素含量普遍较低,其单项污染物指数最大值均小于0.7,全区土壤均达到Ⅰ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2-9-21为昌乐县单项污染物指数特征参数一览表。。

#环境#地球化学#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