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带吗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是什么关系?

2020-10-08知识9

奥尔特云和柯伊伯带有什么联系吗?为什么太阳系中,存在这么两个奇怪的天体聚集区?哇塞~大V提的问题?那我谦虚点儿,说说我的猜想,抛个砖。太阳应该是一颗“第二代恒星”。

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带吗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是什么关系?

太阳系中的哪些星球有水? 如果不考虑水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话,那么,太阳系中的大部分天体都有水。首先,太阳系中最大最热的天体—太阳,它上面也有水。虽然太阳表面的平均高达5500摄氏度,原子都是以等离子态的形式而存在,但在太阳磁场活动十分强烈的地方,那里的温度可以降到3000多度,从而使该处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更暗一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阳黑子。光谱分析显示,太阳黑子中有水分子的迹象,但存在时间十分短暂。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它上面也存在水。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的观测结果表明,水星的北极陨石坑中存在水冰。那里始终没有太阳照射,可以保持很低的温度。据估计,这些陨石坑中存储着大约一万亿吨的水冰。就像水星一样,月球极地的永久阴暗区域中也存在水冰。NASA曾经利用撞击器撞击这些区域,结果探测到了水。同样地,火星两极也存在水冰。除此之外,火星表面上也很有可能存在液态盐水,它们会在温暖的季节出现,在寒冷的季节消失。此外,彗星也拥有很多固态水。彗星有时会被称为“脏雪球”,这是因为它们由大量的水冰和岩石组成。天文学家推测,彗星曾经给原始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水。虽然地球上的水看似很多,液态水覆盖着全球70%的表面,但太阳系中还有很多天体拥有的液态水比地球。

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带吗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是什么关系?

旅行者1号能避开柯伊伯带密集的小行星碎片从而安全飞出太阳系吗? 旅行者1号是人类最早飞出太阳系的一艘无人探测器,是人类的使者,上面带有人类的信息和地球坐标,在以后亿万年的漫漫征程中将忠诚而孤独的飞往银河系中心。旅行者1号的命运牵挂着很多人,它能够躲过柯伊伯带小行星碎片的撞击吗,能安全飞出太阳系吗?我们一起来关心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行者1号早就飞出柯伊伯带了,或者说飞出柯伊伯带最浓密的小行星区域了。现在旅行者1号完全没有了动力,既不能助推,也无法调整姿态,只是凭惯性和既定路线向前飞着。但旅行者1号还剩下一点点电力,可以向地球自动发回一些信息,诸如飞行的速度、与我们的距离、星际粒子的密度等等。人类已经无法控制它,因为人类发出的信息即使经过深空网络,20小时后到达了它那里,它也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处理和回复了。到了2020年,旅行者1号将开始关闭各种科学实验仪器,2025年能量将消耗殆尽,没有电力供应任何单一仪器工作了,成为一个自由漂流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没有既定目标,但有既定航向。它会朝半人马座a星飞去,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有4.22光年,按照旅行者1号现在每秒钟17公里的速度,如果不出意外,将在7万4千4百年后经过那里,然后再继续向前飞去,飞往银河系。

柯伊伯带是小行星带吗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是什么关系?

从地球到太阳系的边缘有多远? 谢邀。首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事先定义一下太阳系的范围。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妊神星和鸟神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和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距太阳30 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一天文单位约等于1.496亿千米。30天文单位大概是4488000000千米,以光的速度30万千米/秒的速度大概要250分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常以太阳风控制的区域为太阳系的边界。太阳风传递的最大距离大约在95天文单位,也就是冥王星轨道的三倍之处。此处是终端震波的边缘,也就是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相互碰撞与冲激之处。太阳风在此处减速、凝聚并且变得更加纷乱,形成一个巨大的卵形结构,也就是所谓的日鞘,外观和表现得像是彗尾,在朝向恒星风的方向向外继续延伸约40。

旅行者一号明明没有燃料,为什么还可以飞那么远呢? 再再再强调一遍:运动本身不会消耗能量,改变运动的状态才需要消耗能量—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旅行者一号是1977年美国发射的一颗探索外太空的卫星,这颗卫星的速度一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5公里每秒【看清楚了,是“每秒”而不是“每小时”】,超过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每秒,所以现在已经飞离了太阳系,朝着宇宙深处飞去—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到这一点。下图就是旅行者一号及其关键的工作时间点。事实上,这颗卫星在升空的时候确实携带有少量的燃料,但是这些燃料仅仅是用来调整飞行方向的,并不是用来加速的,而这颗卫星极高的速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对这颗卫星的加速。下图就是土星五号火箭通过燃料的快速燃烧而获得巨大的推力,让放在火箭头部的卫星获得极高的速度。但是整个火箭加速的过程可能只有几百秒,但是可能要烧掉几千吨的燃料+氧化剂,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卫星就要另外想别的方法来获得加速了。2,引力弹弓。通过调整卫星在太阳系中的飞行轨道,可以巧妙地利用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的引力来对卫星进行加速,这就是所谓的“引力弹弓”,其过程如下图所示,简单来说就是搭个顺风车、获得一点儿加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卫星几乎一点儿。

旅行者1号能避开柯伊伯带密集的小行星碎片安全飞出太阳系吗? 关键不是能不能避开小行星,旅行者1号本身就已经跨越180亿公里之外的科伊伯带,目前已经飞到了日光层,处于星系物质和太阳系物质的过度区域,然而距离飞出太阳系还十分遥远。从现在的各种太阳系模型上来看,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海王星之外的科伊伯带都有大量动陨石、小行星分布,相互之间的距离看起来十分近,要穿越陨石密布的天体带似乎非常困难。但是木星和火星之间的轨道,乃至更远处的科伊伯带的周长实际上是非常大的,要知道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半径是227,940,000 千米,周长则更长,科伊伯带就更不用说了,体积很小的陨石小行星等天体分布在狭长而广阔的轨道上,分布密度是非常低的,而旅行者1号、2号两颗飞行器在穿越这些地方的时候速度又非常快,撞击陨石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比在路上行走被车辆撞击的几率还低不少,目前这两颗都跨越了科伊伯带飞入了星际空间。旅行者1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木星、土星等太阳系外侧行星,在飞行的过程中必须精确计算飞行轨道,确保其能被这些行星的引力所俘获,绕着木星轨道运行,由于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天体,要绕土星运行,旅行者1号的轨道必然和木星黄道面有较大的夹角,最后是利用引力弹弓,相当于是被木星等天体甩出去的,轨道面。

目前有哪些能够飞出太阳系的飞行器? 目前有能力飞出太阳系的飞行器只有5个,它们都是无人探测器,分别是1972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1号、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2号(比旅行者1号早了半个月)、2006年发射的新地平线号。这些探测器的飞行速度都已经超过了摆脱太阳引力束缚所需的逃逸速度,所以它们不需要动力,通过惯性就能飞出太阳系。就像太阳一样,这几艘太空飞船将会以自己独有的轨道环绕银心旋转。不过,现在距离这些探测器飞出太阳系还早得很,因为它们的飞行速度每秒仅十几公里(最快的旅行者1号也只有17公里/秒),而太阳系的半径至少有10万亿公里,所以它们至少要在2万年后才能飞入真正的星际空间。先驱者10号的前期任务是研究小行星带、木星和太阳风,它在2003年失去联系,现在正朝金牛座方向飞出太阳系。先驱者11号的前期任务是研究木星、土星和太阳风,它在1995年失去联系,现在正朝盾牌座方向飞出太阳系。旅行者1号的前期任务是研究木星、土星和太阳风层顶,它还与地球保持联系,现在正朝蛇夫座方向飞出太阳系。旅行者2号的前期任务是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阳风层顶,它还与地球保持联系,现在正朝孔雀座方向飞出太阳系。新地平线号的前期任务是。

太阳系的边界到底在哪?太阳系到底有多大? 太阳系的边界有多种说法,在科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但目前科学界比较普遍的共识是应该以太阳系的引力影响范围为界,这个界限就是奥尔特云。奥尔特云是科学界猜想的一个存在。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有一些遗留的残余物质,这些物质形成一个包围着太阳系的球形云团,这个云团距离太阳有50000-1000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半径相当于约1光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太阳系的范围是一个直径约2光年的球状体。奥尔特云由千亿颗彗星组成,大的有10公里,小的只有几十米。据科学界估计,这个包裹着太阳系的云团质量可能有地球质量的5倍至100倍大小。这些彗星很少光顾我们近太阳轨道,一年大概有五六颗会到达地球视野。太阳系的层次结构大致可以分为行星圈、柯伊伯带、日球层顶、奥尔特云等,这些太阳系的不同层次,都有人曾视为太阳系边界。太阳系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距离太阳平均距离3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相当于45亿公里,以这个为太阳系范围,这太阳系的直径为90亿公里。海王星以外是柯伊伯带,是太阳系大行星外的一个小行星聚集带,范围在50-500个天文单位之间;日球层顶是太阳风最远的影响范围,距离太阳最远为95个天文单位;日球层顶外还有一个弓激波带,约在距离太阳230个。

太阳系的半径到底是多少? 太阳系的2113半径: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5261,为40天文单位,约4102165360亿千米;若以彗星轨道为限,约23万天文单位,约34万亿千米、不过冥王星被提出后,目前太阳系以柯伊伯带为基准,半径为100个天文单位(约150亿公里)。扩展资料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冥王星、谷神星、阋神星(齐娜)、妊神星和鸟神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带天体、柯伊伯带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参考资料:-太阳系

#卫星轨道#小行星#木星#地球轨道#地球质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