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片也太火热了!真·辣眼睛,但越刷越过瘾…

2020-07-20新闻9

15世纪末,哥伦布的远航船队,结束了一次人类历史上空前盛大的探险,终于在西班牙海港停靠,下船后,哥伦布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从美洲带回的奇珍异宝:土豆、玉米、甘薯,以及一种极为神秘的植物:辣椒。

一百多年后,辣椒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自那时起,这种极具侵略性的食材,迅速攻城略地,占领了中华大地,云、贵、川、湘、鄂、贛、陕、甘...各省各地,纷纷开始吃辣椒、种辣椒,辣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混进了家家户户的灶台厨房。

时至今日,辣椒的足迹,早已遍布全国大江南北。无论是温润的江南,还是干旱的西北、不管是炎热的两广,或是寒冷的东北,你总能找到辣椒的忠实拥趸。

吃辣,显然已与地域无关、与气候无关、与男女老幼都无关。麻辣烫、烤鱼、小龙虾、烧烤、冒菜、火锅...无辣不欢、无椒不下箸,几乎成了一种趋势。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辣”虽历史尚短,却以其独特的霸道成为饮食文化重要的一味,如今,终于有这么一群人捕捉到了这一份独特,专门为辣味美食,拍了一部纪录片:《辣子曰》

壹 | 油泼辣子

提起能吃辣、爱吃辣、会吃辣,陕西人几乎从来没有姓名,可事实上,陕西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大街小巷的馆子里,总离不开一碟油泼辣子。

油泼辣子,就是陕西人对辣椒最深刻的理解。

晒干烘焙后的辣椒干磨成辣子面,再加上盐芝麻胡椒进行调味,最后加入八九成热的菜籽油。

直到滋滋滋的声响伴随着扑鼻的气味四溢飘香,油泼辣子就算是做好了。

对于小吃大省陕西省来说,不管是凉皮、油泼面、还是饺子店都离不开油泼辣子的调配。

灌汤水饺,先戳破一层薄薄的饺子皮,逼出汤汁。大个的饺子,整只浸在加了油泼辣子的蘸料里,一口吞下,再喝光鲜美的汤;

麻酱凉皮,细腻油滑的麻酱,裹满每一根晶莹柔嫩的面皮,淋上一大勺油泼辣子,香而不辣、浓而不腻,每一口都是唇齿间的满足;

还能夹馍、拌面、涮肉、拌凉菜...油泼辣子,无处不在...

虽然每个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小吃,但家家户户都有一样的油泼辣子。

贰 | 刀口辣椒

说到吃辣,可不能忘了这个,把辣椒做得千变万化,让人听之见之,就食指大动的食辣大户——川菜。

川菜的口味,无比丰富,号称百菜百味,光是基础味型,就有24种之多:鱼香味、麻辣味、辣子味、陈皮味、怪味、椒麻味、酸辣味,麻辣辛香、浓醇味美,不管怎么变化,都少不了辣椒。

四川人摆弄辣椒,几乎有种天赋。通过对辣椒不同的演绎,就能轻而易举地,决定一道菜的灵魂。

比如这道,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的重点,不在麻、也不在辣,而在于香,水煮牛肉能好吃,最少不得的,就是这道刀口辣椒。

花椒和切碎的干辣椒,一起下油锅翻炒,高温的反复烘烤,赋予两种食材活力,激活了每一丝香气,辛香扑鼻…

炒完还要用刀,把辣椒铡成末,一边铡,辣椒油滋滋的香味,就已经隔着屏幕,飘了出来,一把刀口辣椒撒上去,水煮牛肉才算注入灵魂。

这一碗牛肉里,有姜蒜的鲜香、郫县豆瓣的酱香、刀口辣椒的煳香,油润、软嫩、浓郁、鲜咸麻辣、香气四溢,才是一道真正具有川菜之魂的水煮牛肉。

叁 | 涮涮辣

云南人吃辣,吃得更加爽快、更加豪放、更加肆无忌惮。

新鲜的酸角,加一把生猛的小米辣。炒出的肉,酸爽劲辣,透着一股田间山头的野气;

没熟透的芒果,切丝和辣椒拌匀、或者直接蘸辣椒面吃,酸辣刺激着舌尖和味蕾,这是云南傣家人司空见惯的美味...

水果和辣椒的组合,是大自然浑然天成的搭配。任何调味、任何花哨的技法,在这份清新面前,都成了赘余。

占尽地理优势的云南,藏着无数颇有灵气的食材,其中最具仪式感的,应是这颗涮涮辣。

这种辣椒,辣度极高,它差点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上,最辣的品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象鼻辣。据说,有头大象,曾经一不小心,把鼻子撞到了这种辣椒上,大象当即被辣得四处狂奔,象鼻狂甩,象鼻辣,也就因此得名。

任何菜品,拍扁一颗涮涮辣摆上去,就算是点了睛,哪怕一道寡淡的汤水。西瓜瓤、干腌菜、大芫荽,滚水煮熟,清新甘甜,可这颗涮涮辣一出场,整道汤的底色,都立即变了样。

肆 | 剁椒辣

说起辣,湖南人当仁不让,都说全中国真正的辣菜都在湘菜里面,湖南的辣,真的做到了每一口都在侵蚀你的味蕾,让你再尝不出其他味道。

长沙街头的湘菜馆子几乎无菜不辣。青辣椒、红辣椒、黄辣椒、干辣椒、辣椒油、辣椒粉,土家人的土司大年菜里,就要放至少五六种辣椒。

这道菜据说是成名在嘉靖年间,因为给抗倭的士兵们提前庆祝过年而发明的特殊做法,将荤菜和素菜放在一起熬煮,加入大量的辣椒。

香辣入味,同时也别有深意,象征着五谷丰登,大联合。

当然要说起湘菜里的头牌菜,那非剁椒鱼头莫属,要想将这道菜做好,菜名里的剁椒道出了关键。

许大师是著名的湘菜大厨,在他的理念里,豆瓣酱如果说是川菜必备,那剁椒就是湘菜之魂。

叮咚叮咚犹如打鼓的节奏,是剁辣椒时最正确的声音。不同辣度的辣椒要粗细均匀切碎,然后掺上大蒜和豆豉,放入坛子里发酵25天左右。

在湖南,家家户户都剁过辣椒,也都做过泡椒,但每家每户的配方不同,有人喜欢多放盐,有人喜欢少放盐。

许大师的配方就是4%的比例,不咸不淡,用来做剁椒鱼头正好。

《辣子曰》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跟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以及最近大热的《风味人间》所不同的是,《辣子曰》片如其名,只有辣,只谈辣。

该片讲述一个以辣为切入点的群像故事,有名震一方的宗师泰斗,有技艺精湛的名门之后,有执笔独行的行家里手,有意气风发的行业新秀。

云南,湖南,陕西,四川四地大拿比技艺,论道行,讲门道,从文化渊源,饮食习惯,食材加工,烹饪手法,融合创新等多方面探究辣味江湖的真谛。

《辣子曰》以纯纪录的形式呈现,配解说词,用镜头跟随辣味美食讲述人,一起走访四川、湖南、云南、陕西的多个“辣味”代表城市,找到四位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顾问。

川菜大师彭子瑜,川菜研究了一辈子。年过七旬,还玩起直播,用最时髦的方法推广这手绝活;

资深吃货妖哥,吃到不正宗的菜式,直接冲进厨房,亲自指导炒菜师傅改良手法。虽然常常自嘲,不是科班出身,但对于辣椒、对于陕西菜,永远舍我其谁;

美食家胡乱,则像一个独行侠,穿梭在云南的田间山头,探寻各式最新奇、最神秘的美味。那些形态各异的奇怪食材,每一种,他都如数家珍...

论起辣食、辣事,他们滔滔不绝,怕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还说不完,还偏要争个你长我短...

这个说:云南的辣,是为了辣而辣,没内涵。

那个说:最辣的菜,应该在湖南和贵州...

有人说:川菜太油、上不了档次,给人感觉,就是吃调料...

有人立即反唇相讥:这是偏见,他们做的没这边好。水煮鱼、回锅肉,都是川菜,他们都是学我们的...

可是,在这片江湖中,又哪能分出什么高下?如果真要选出其中的霸主,这颗小小的红色果实,其实才是最大的赢家...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当贝影视搜索观看哦~

智能电视下载当贝影视,精彩一搜即看!

#吃货#川菜#湘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