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 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2020-10-09知识5

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感谢邀请。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也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争议,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主张,而是他二战前对希特勒和德国纳粹的支持态度。海德格尔中学时,就对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深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现代哲学家胡塞尔亦对其有重要影响。1927年,海德格尔38岁时,发表了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这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后来,他又发表了《论根据的本质》(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1933);《赫尔德林与诗歌的本质》(1937);《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9);《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4);《什么叫思想》(1954);《演讲与论文集》(1954);《尼采》(1961-1962);《工艺与转向》(1962)。这些著作,都没有《存在与时间》的影响大。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扉页上,写着向胡塞尔致敬及非常看重与其的友谊。这表明,存在主义哲学,来源自现象学派。(胡塞尔)他说,之所以要写此书,是要弄清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即人存在意味着什么?或者更精确地说,如何存在?他说。

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 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在平时说话中,或者作品中该如何运用 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2113学家马丁·5261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4102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1653,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扩展资料《存在与时间》在得到布伦塔诺的论文《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的多重意义》后,海德格尔说:“我开始了在哲学上第一次笨拙的尝试。第一次开启了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莱布尼茨曾感叹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海德格尔显然也被哲学的发问震撼到了,并坚持着哲学就是对“存在”的追问。在弗赖堡大学时期,海德格尔在一些哲学杂志发表过论文(《学者》),与当时著名的教师交往密切,例如施耐德和李凯尔特,毕业时海德格尔的考虑过专攻数学。

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 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与在者有什么区别? 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论,存在与存在者两者之间可以画等号吗? 我是这样理解的:存在和存在者是不可以划等号的,海德格尔关于存在,存在者,此在,虚无,敞开,死亡 这…

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 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海德格尔的「此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同样在学习海德格尔,还不到能把这个问题能清晰说明白的地步。在学习中你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同样困惑我,不…

海德格尔的「此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在和本我有联系吗?为什么海德格尔在解析此在时提到了“提问者”,即对存在本身的提问者,这个提问者就…

求解哲学问题:为什么存在存在,而无不在? (8.22日更新了.主要是根据评论中的要求把《存在与时间》的相关部分补充上来了。(更新说明:答案中…

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 就是兵法上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咯。让一些人面向、面对或身处死亡威胁的境地,然后使他们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而进行拼死的搏斗

海德格尔的「此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向生而死,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 释义:意指明白了生2113与死的关系5261,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4102,积极地生活。德国哲学家马1653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向死而生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扩展资料: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敦刻尔克》很好的诠释了“向生而死与向死而生”这个概念:《敦刻尔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来自于每个“故事线”中每个人对战争的恐惧,以及抗争的勇敢。40万英法联军在海滩等待救援,是怎样的一种迫切,头顶是敌机在轰炸,咆哮向聚集的战士,也炸沉了前来救援的舰艇,对战争的感受,从来没像这样一刻,让人绝望透顶。但值得让人致敬的,是所有的部队、。

#哲学家#哲学#现象学#形而上学#海德格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