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色谱分离怎样算出死时间 下列哪些参数可以说明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比较优越A.死时间B.保留时间C.半峰宽D.容量因子E.相对保留

2020-10-09知识12

液相死时间计算公式是什么? 液相的死时间跟流动相的流速有关 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t0=V0/F来计算,F为流速,V0为死体积,一般就是柱子及管道的体积,V0=πR^2L就可以算出死体积。死时间(dead time),从。

色谱分离怎样算出死时间 下列哪些参数可以说明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比较优越A.死时间B.保留时间C.半峰宽D.容量因子E.相对保留

分析化学中的色谱法里的计算分离度…请问峰宽和保留时间有啥关系,这题第二问怎么做? 首先矫正一个概念,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由绝对误差最大的一位有效数字决定,所以迁移时间请写16.0及13.0,峰宽写1.0,然后结果才会是两位有效数字。再者,分析化学做题前请先写“解”,然后写运算公式,再带入数据,是为代数。第三,至于峰宽和保留时间的关系,因为在色谱柱里面存在所谓的分子扩散项,当流速不变时,保留时间越长,则分子扩散越严重,那么色谱峰就会越宽;所以在气相色谱谱图里面,迁移时间越长,峰就越宽。第四,第二问就是利用分离度计算公式:R=2(TR2-TR1)/(Wb1+Wb2),就是迁移时间差的二倍比上峰宽之和。因为在这里是迁移时间之差,所以到底是保留时间差还是校正保留时间只差,结果是一样的,就是说包含不包含死时间是一样的。

色谱分离怎样算出死时间 下列哪些参数可以说明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比较优越A.死时间B.保留时间C.半峰宽D.容量因子E.相对保留

气相色谱的死时间怎么测 可用苯、四氯乙烯或KNO3水溶液作探针测死时间。

色谱分离怎样算出死时间 下列哪些参数可以说明色谱柱的分离效能比较优越A.死时间B.保留时间C.半峰宽D.容量因子E.相对保留

保留时间与死时间的区别 保留时间和死时间这是气相色谱法的常用术语.死时间:从进样到惰性气体峰出现极大值的时间,以td表示.保留时间:从进样到出现色谱峰最高值所需的时间,以tr表示.保留时间与死时间之差称校正保留时间.以Vd表示.

求问如何精确测定死时间和死体积? 一般情况下在流动相中不保留的成分,出来的第一个峰就是死时间。因此,死体积=死时间X流量。死时间(t0)是液相色谱中的重要参数,其值的精确测定对分离条件的优化和色谱热力。

在长为2m的气相色谱柱上,死时间为1min,某组分的保留时间18min,色谱峰半高宽度为0.5min, 峰形对称并符合正态分布,N可近似表示为:理论塔板数=5.54(保留时间/半高峰宽)2(2是平方)=5.54(18/0.5)^2=7179.84不知道你哪儿出错了.两个理论塔板数计算公式无非一个用峰宽,一个用半高峰宽N=16*(t/w)^2 这个用峰宽.

液相色谱中,死体积对分离度和出峰时间有什么影响由流动相和固定相对被测物质的不同选择性而决定的。次要因素还有流速,柱温等。决定因素如下:1,物质本身性质2,固定相(色谱柱填料,长短,粒径)3,流动相(包括有机相水相配比,pH值,有机相组成,水相中缓冲盐组成,缓冲盐浓度,是否加入表面活性剂,是否加入离子对试剂等)4,流速(改变全部出峰时间,不会改变出峰顺序和相对保留时间)5,柱温6,色谱仪死体积(不同仪器有差异,同一仪器上测定死体积时间随流速而有轻微变化)

气相色谱分析某试样组分,得如下数据:死时间为1.5min,保留时间为6.5min,固定液体积为2.5ml, 1、a、容量因子:又称分配比、容量比、分配容量。它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用k’表示。k’的定义是某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量(重量、体积或克分子)之比,用公式表示为:向左转|向右转式中K为分配系数,Vs为固定相的体积(分配色谱)、表面积(吸附色谱)、孔容(排阻色谱)或交换容量(离子交换色谱),VM为柱内流动相的体积。k’值大者,在柱内保留强;反之,保留弱;若k’=0,则表示该组分在固定相上不保留,此时测得的保留体积即为死体积(VM)。参见死体积条。(容量因子=固定液体积为2.5ml/1.2=2.08)b、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它是分配色谱中的重要参数,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无关,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每个组分对某一固定相与流动相都有一定的分配系数,如果两个或多个组分具有相同的分配系数,那么它们将不能彼此分离,色谱峰完全重叠,反之,两个或多个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多,则相应的色谱峰分离的就越好。2、a、死体积(Vm):死体积不被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可由死时间确定:死体积本意是指色谱柱中未。

#保留时间#色谱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