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该如何评价赵孟頫? 柯九思行楷书法墨迹《海赋》

2020-10-09知识25

为什么有人说“欧楷会练成印刷体”?该怎么办? 如果题主能够用硬笔把欧楷印刷体,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啊!欧楷法度谨严,用笔精道,字字险绝,字字有气势,字字有神韵,堪称神品,可学之!学习书法,自己要有主见,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自己以准的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关于提主在描述中说的“隶书受到欧楷”的影响之话,这就有点“白”了。隶书怎么能受欧楷的影响呢?从汉字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隶书是楷书它“爷”。另外,隶书的用笔和结字与欧楷是完全不同的。至于题主担心的学习欧楷如何突破,如果形成自己的风格的问题,根据题主所描述,自己才练了一年,就考虑如何突破和如果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还为时过早。学习欧楷,没有五年以上的临帖经历,是不会有太多的收获的。当今书坛上,卢中南和“二田”都是欧楷大家,且都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题主是否知道他们临习有多长时间吗?说出来吓你一跳!都是几十年啊!就是现在,只要得空,他们仍在临写之。根据题主当前的情况,建议继续深入临帖,而且要专工一帖,当把字临到七分像时,再考虑出帖。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留言和评论!

该如何评价赵孟頫? 柯九思行楷书法墨迹《海赋》

柯九思的《晚香高节》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晚香高节》,轴纸本长126.3厘米,宽75.2厘米,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此 作大体上可以印证柯九思自云“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 撇笔法,木石用折。

该如何评价赵孟頫? 柯九思行楷书法墨迹《海赋》

明代人是如何玩转艺术收藏的? 纵观明代画史,除了可以勾勒出一条传统艺术不断变革的脉络,还能借此观望其背后艺术品收藏的兴衰。吴门画派背后的故事有明一代的绘画作品,既无宋画中的巨碑式山水,也缺少元代文人笔下的博古情怀。尽管表面上显得较为平淡,但其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变化。戴进《葵石峡蝶图》,纸本设色,114.5×39.5cm,明代从体现宫廷趣味的“院体”到富有民俗气息的“浙派”;随着后者的盛极而衰,在野文人与职业画家相结合的“吴门派”崛起;再到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之正统地位的确立,明代画史实际上隐含着一条宫廷画衰败、文人画兴盛的脉络,也预示着背后民间艺术市场的繁荣。除了频繁在私家园林举办的文人雅集活动外,此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如王世贞、项元汴、沈周和文征明这样能够引领公众审美趣味的艺术收藏家。董其昌《芳树遥香图》,纸本水墨,105×46.3cm,明末清初明代中叶起,吴门派开始支配画坛,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史称“吴门四家”。吴门派在苏州形成并蓬勃发展,和当时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的苏州工农业发达,文化政策相对京城更加宽松,新兴市民阶级中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的潮流。加上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荟萃之地。

该如何评价赵孟頫? 柯九思行楷书法墨迹《海赋》

金石鉴赏家于一身的丹丘生是谁?

柯九思书法结字特点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人(今属浙江省)。柯九思博学能诗文;善书,四体八法俱能起雅去俗。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行楷是其所长,他的书法于欧阳询笔法之外融入魏晋人之韵,结体严整,字体恬和雅逸,雄伟中具质朴之骨力,雄厚重中见挺拔之秀气,深受赵孟頫推崇尚晋人书法观的影响。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说:“丹邱书体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劲拔,乃—望而知为元人书,时代为也。他的存世书迹有《老人星赋》、《读诛蚊赋诗》、《重题兰亭独孤本》等。

该如何评价赵孟頫? 元代书法第一人后世(魏晋以后)帖学和二王系统里面的最高峰排名第一的回答是从绘画角度看赵孟頫,那我就…

为什么元代的赵孟頫能够跻身于楷书四大家之列? 元代书法是在宋代迥然不同的基础上展开的。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贵族在国内实行的是种族压迫制度,规定各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或色目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职,走上仕途的汉族文人备受岐视,充满恐惧和苦闷。虽元文宗颇好书画,于天历初年置奎章阁,以柯九思为鉴书博士,但只是消遣而已,故书法艺术并不景气。有成就的书法家也极少,只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康里巙巙、吾丘衍以及吴镇、杨维桢、倪赞等人而已。除赵孟頫、吴镇等外,多数不能与宋唐诸家相比,更无论魏晋。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惟赵孟頫一人。赵孟頫是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元灭宋之后,其在家闲居,致力学术和艺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为笼络南方地主阶层,派人到江南网罗有名望的士大夫,赵孟頫被荐入选,以赵宋“宗室子”而出仕元朝,颇受非议。而他自己也对元朝统治者的猜忌中,在良心自责的苦闷中生活着。赵孟頫五岁开始学书法,仕元后益勤。元杨载说他“专以古人为法。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书则法逸少、献之”(《翰林学士赵公状》)。但他决非仅取上述诸家,于宋高宗、张即之、李北海等无不临习,对宋诸。

为什么有人说“欧楷会练成印刷体”?该怎么办?

#艺术#欧楷#艺术收藏#赵孟#书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