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的景观分析 荷风四面亭上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是谁书写的?

2020-10-09知识4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 拙政园全2113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5261西和住宅四个部分4102。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1653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

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的景观分析 荷风四面亭上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是谁书写的?

拙政园里荷风四面亭上的对联是谁写的? 清朝著名的文人刘凤诰所撰苏州拙政园内有岛,岛心一亭即“荷风四面亭”。“荷风四面亭”有一副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此联是仿山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所撰。

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的景观分析 荷风四面亭上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是谁书写的?

拙政园荷花亭的对联 4四壁荷花3三面柳2半潭秋水1一房山。一年四季,三面柳为春;四壁荷花为夏;半潭秋水为秋;一房山为冬。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

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的景观分析 荷风四面亭上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是谁书写的?

拙政园景观风格攻略,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如今我们。

分析拙政园主要园艺成就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2113之一的拙政园位于苏州5261古城东北楼门内,堪称苏4102州园林中的经典1653之作。该园为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始建,后沧桑变迁,数易其主,几度兴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拙政园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园林布局差异,逐步形成了今天独具个性的特点,集中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其景观构成的主要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略见端倪。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据《王氏拙政园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这充分反映出建园者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形成碧水浩淼的特色景观。拙政园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近代重建者用大体量水面营造出园林空间的开朗氛围,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建园风格;竹篱、茅亭、草堂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简朴素雅,真实地传承了明代拙政园的建园风范。2.亭院错落,疏朗开阔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疏朗典雅。到晚清时期,厅堂亭榭、游廊画舫明显增加,中部建筑密度达1 6.3%,但群体组合空间变幻曲折、。

拙政园荷花亭的对联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 1、拙政园日常种植的植物:红梅、绿梅、腊梅、南天竹、火棘、枇杷、栀子花、松、竹、荷花、杉树、牡丹、芍药、江浙山茶、月季等乔木、灌木,以及以松、杉、柏为主体,配有冬红果、山楂、木瓜、杜鹃、榔榆、雀梅等品种的苏派盆景。2、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76563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3、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扩展资料:拙政园建筑概述:1、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2、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

荷风四面亭上的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是谁书写的? “四壁荷知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此联是仿山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的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道,一城山色半城湖”,该联由清内朝著名的文人刘凤诰所撰。拙政园中的这幅对联巧妙地点出了在这里可观赏到的四季之景,说出了春容夏秋冬四季。

#拙政园#建筑#荷花种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