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硝氮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2020-10-09知识6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因为zd过硫酸钾将水样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及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硝酸根离子在220nm波长处有吸收,而溶解的有机物在此内波长也有吸收,干扰测定。而硝酸根离子在容275nm处没有吸收。所以在275nm处也测定吸光度,用来校正硝酸盐氮值。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硝氮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常见食品中限量元素的含量范围及其测定意义? 金属元素:主要是原子分光法测定,参见仪器分析这门课程,要使用原子分光光度计,价格高昂,但灵敏。一般的铁/铜等大量元素以化学分析法测定。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一般使用凯式定氮法和双缩脲法。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凯式定氮法做了修改。上网查下两种方法资料,很快的有机化合物:色谱法,包括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主要测农药或一些有害物质。测定一些油类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其吸光度判断含量。水分活度:Aw值,含义:食品在密闭容器的水蒸气压强与纯水水蒸气压强之比,一般鱼类的Aw值为0.94左右,不同食品的Aw值不同,但都不大于1。许多细菌都有最适生长的Aw值,在Aw过低时无法生长。在食品保鲜/包装中都要考虑其影响。最好还是上搜索一下限量元素测定:参见GB5009系列(中国食品国家标准),你上搜索“食品伙伴网”就能站内搜索到GB5009系列的标准规定,国家标准只对有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元素进行限制。意义很简单: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硝氮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硝态氮的疑问,希望做过类似实验的童鞋不吝赐教哈。 取样量太少了吧。吸光度应在你的曲线范围内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硝氮 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抓举28公斤什么水平 氨基酸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中文名氨基酸外文名amino acid拼 音ān jī suān作 用构成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单位专 业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生物学解 释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目录1 结构通式2 性质? 紫外吸收性质? 酸碱性质3 分类4 缩写符号5 合成6 氨基酸的作用? 起氮平衡作用? 转变为脂肪? 产生一碳单位? 参与构成酶等? 氨基酸需要量7 基本反应检测8 在医疗中应用9 人体生命活动? 物质基础? 氨基酸食物10 代谢途径11 对应密码子表12 物化信息? 概述? 性质13 常见谣言结构通式氨基酸结构通式氨基酸是指含有氨基的羧酸。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除甘氨酸外均为L-α-氨基酸其中(脯氨酸是一种L-α-亚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如图(R基为可变基团):除甘氨酸外,其它蛋白质氨基酸的α-碳原子均为不对称碳原子(即与α-碳原子键合的四个。

石英比色皿和玻璃比色皿有什么区别? 一般石英比色皿可用于紫外和可见光的分析,而玻璃在紫外区有吸收,所以玻璃比色皿只用于可见区的分析。测试在紫外区有吸收的样品时用石英比色皿,测试只在可见光区有吸收的样品时使用玻璃比色皿。石英比色皿在可见和紫外光区没有吸收,而玻璃比色皿在紫外区有吸收,所以不能用于紫外光区。对于一般的非光学专业人员,用眼睛是不能分开的两种比色皿的。但是两者硬度差别很大很大。石英比色皿比玻璃比色皿硬度大(绝对值)几十倍,如果把两个对磨,石英比色皿将很少被磨损,而玻璃比色皿磨损非常大。由于石英比色皿的透光范围从0.12—4.5微米,广泛的谱段范围内没有任何吸收峰。而玻璃比色皿只有0.4—4微米,且有许多离子吸收峰。所以,石英比色皿要比玻璃比色皿优越的多,化验数据更准确、更可靠。

水质检测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时为什么要减去2倍于275nm波长的吸光度 第一个问题说明:在双波长测定中,背景干扰在220nm(测定波长)处的A(吸光度)值是275nm处A(吸光度)值得2倍。

亚硝酸盐测定为什么需要538nm的波长? 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反应,反应产物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色的偶氮染料,由光谱分析百得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用分光光度计在538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度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从亚硝酸盐校准曲线算出还原前亚硝酸盐含量)

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的原理,为什么要在两个波长测定吸光度 1、原理:在盐酸介质百中,利用硝酸根离子在220纳米波长处的吸收而定量测定,溶解的有机物在220纳米处和275纳米处均有吸收,而硝酸根离子度在275纳米处没有吸收。因此,在275纳米处做另一次测量,以校知正硝酸盐氮值。2、因为过硫酸钾将水样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及大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道硝酸盐。硝酸根离子在220nm波长处有吸收,而溶解的专有机物在此波长也有吸收,干扰测定。而硝酸根离子在275nm处没有吸收。所以在275nm处也测定吸光度,属用来校正硝酸盐氮值。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记忆_染成画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和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spectrophotometry,UV-VIS)1定义: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2分类: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2)灵敏度高;(3)选择性好;(4)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5)用途广泛。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利用被测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来了解物质的特性,这就是光谱法的基础。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物质在测定波长范围的吸收曲线。在吸收曲线中,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1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即。

#酸性氨基酸#α-氨基酸#比色皿#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