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都江堰是怎样进行防洪灌溉的

2020-10-10知识7

都江堰是如何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自流取水.渠首由百丈堤、导流堤、飞沙堰、泄水槽及取水口等组成.导流堤位于宝瓶口进水口前,用来导水入渠.分水鱼嘴位于导流堤前,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洪水期间,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4:6,大部分水.

都江堰是怎样进行防洪灌溉的

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怎么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 都江堰的防洪灌溉作用主要有三大工程体系组成:宝瓶口、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宽20米,长43米,枯水期水深为8米,洪水期为12米。宝瓶口的绝佳之处就在于它既能保证进入内江灌区的水量,又能在洪水期挡住过量的洪水进入灌区。由于宝瓶口引水点高,海拔729米,成都海拔500米。两地存在落差,因此整个灌区可以做到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当夏秋季节洪水到来时,由于宝瓶口进水处窄而深,阻水作用相当显著。洪水主流只能在宝瓶口前横向流过,并且很自然在宝瓶口右边形成一个立轴漩涡阻水,洪水愈大,漩涡也就愈大,阻水作用自然就愈强。因此当宝瓶口前水位很高的时候,绝大部分洪水就会自动折回,经人字堤从飞沙堰溢洪道排出。这就是成都平原水大不淹,水小不干,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由来和保证。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上游下来的水经鱼嘴一隔,汹涌的岷江被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渠首的这三项工程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最终达到“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兴利避害的目的,造就了天府之国的四川。

都江堰是怎样进行防洪灌溉的

假设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游客介绍一下都江堰是怎样进行防洪灌溉的? 介绍?追答:好的

都江堰是怎样进行防洪灌溉的

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怎么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 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耗时八年。李冰修筑的都江堰三个工程及其基本原理作为郡长的李冰,看到岷江这个祸害,就是要变废为宝。怎么个变法呢?就是从岷江的玉垒山的出山口做文章,于是就修筑了都江堰工程。工程分三块:第一,宝瓶口他把玉垒山向西伸进岷江的这一块山尾巴,用人工开凿岩石,给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也就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部分-宝瓶口(留在江心的那一块山体,就叫做“离堆”),岷江一分为二,宝瓶口下游,有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纵横交错河流和水渠灌溉成都平原了。。

都江堰怎样进行防洪灌溉? 防洪:一 鱼嘴分流 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外江就是用于泄洪的 当洪水来袭的时候,外江引流,将洪水分流 就达到防洪泄洪的目的 都江堰在防洪手段上 是疏导而不是堵塞。二 是口诀“深淘滩,低作堰”,具体说就是飞沙堰,位于内外江分流处,有泄内江之洪于外江,延缓水流速的作用 文献记载为: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灌溉:岷江原来只有外江,没有内江,故,岷江水本不会流向成都平原地区。都江堰水利工程凿山分河,将岷江水由鱼嘴引至宝瓶口,使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现在,内江又在都江堰市区分作4条河,达到灌溉目的。

#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防洪法#李冰#都江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