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学而行是谁提出来的 “退行”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2020-10-10知识6

起而行,学而知。知行合一,至于至善。出自哪里

学而行是谁提出来的 “退行”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的提出者是谁 闻见知行2113的提出者是荀子。中国526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教学过程或学习4102过程的几个环节。1653荀子认为,学习当启始于“闻”,完成于“行”。提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意思是:君子作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荀子·儒效》中讲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意思是: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知晓比见到好,实践比知晓好,学习的最终就是实践,实践了,就明白了。扩展资料:“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在知行观上,荀子提出“学至于行之而止”的命题。他认为认知的落脚点在于“行”,“行”不仅是知的来源,也是知的目的。但荀子的所谓行,不可作社会实践理解,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因而所谓“学至于行”,也就是“学至于礼”,让主观的道德行为符合现实的社会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德之极”(《劝学》)的地步。参考资料:-荀子

学而行是谁提出来的 “退行”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谁最早提出“知情意行”的说法 最早出自孔子。孔子言论常常涉及“知情意行”:重“知”。学习最首先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感知的过程要通过知道、了解。孔子主张好学,极力倡导多闻、多见、多问。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氏》)、“多见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为政》)、“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还有“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言论。养“情”。情感、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假如学习者没有坚忍的意志,学习将很难坚持到底。孔子认为学习情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坚“意”。所谓有志者志不移,无志者常立志,坚强的意志是治学的首要条件。孔子对此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认为人应该“志于学”、“志于仁”、“志于道”;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曾如是说:“譬如为山,末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持“行”。孔子重视实践,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认为善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他提出“学而时习之”,认为通过及时地、反复地。

学而行是谁提出来的 “退行”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谁提出学习知识包括:学,问,思,辨,行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颜元#形而上学#荀子#读书#国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