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合同法中的订立合同时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合同法》重大误解

2020-10-10知识15

合同法 重大误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7613761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54 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至于如何认定可撤销的合同,《合同法》并未做出规定。何为重大误解,如何认定重大误解,在我国合同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还是一个尚未取得统一认识的问题。笔者试就此做如下探讨。一、重大误解与合同未成立、合同解释重大误解与合同未成立、合同解释有较密切的关系,应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与未成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其效力处于可动摇的状态,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撤销或变更。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应当是已成立的合同,或已成立并发生效力的合同。如果根本没有成立,当事人没有形成合意,则撤销或变更就成了无矢之的。英美法不注重概念之间的界限,判例中认定的许多无效合同,在我们看来,是未成立的合同。我国《合同法》,将合同的未成立、撤销、无效三者相区分。循此,应将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与未成立的合同相区分。这种区分具有现实意义。合同未成立,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如要求赔偿信赖利益)适用普通诉讼。

合同法中的订立合同时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合同法》重大误解

合同法中的订立合同时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大事项存在认识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

合同法中的订立合同时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合同法》重大误解

合同法的重大误解是什么?

合同法中的订立合同时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合同法》重大误解

合同法合同成立的要件之一是意思表示一致,当发生重大误解时,如误以借贷为赠与那么此时合同还成立吗?华律网根据你的法律疑问精选多位律师优质答案。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重大误解”有哪几种情形 根据我国已有的司法实践,重大误解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在此种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如当事人误以为出租为出卖,这与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完全相反。(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的误解。如把甲当事人误以为乙当事人与之签订合同。特别是在信托、委托等以信用为基础的的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就完全属于重大误解的合同。(3)对标的物种类的误解。如把大豆误以为黄豆加以购买,这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标的本身发生了误解。(4)对标的物的质量的误解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如误将仿冒品当成真品。除此之外,对标的物的数量、履行地点或者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发生误解,足以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也可认定为重大误解的合同。

合同法中的订立合同时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重大误解的意思是什么 。罗泽伟律师 四川-成都 专业擅长:离婚、债权债务、合同法 咨询电话:13981819227 咨询我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

#恶意串通#重大误解#民法通则#民法#合同订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