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画“四大家”是谁? 在明代画坛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被称为“四大家”。他们大体活动于明中叶,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其画风曾左右一时,成为当时画坛的中心力量与典型代表。他们的画派被称为“吴门画派”。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山水、人物、花卉、鱼禽皆超妙。早年刻苦追摹传统,对董源、巨然、李成和“元四家”皆有心印。因此有人形容其画风是从“上下千载,纵横百辈”中来。沈周作图高山巨壑,气势雄强。另外沈周也有大量的记游山水作品。其生平好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必写景作画,并赋诗纪事,因此这类作品极富美感和抒情性。沈周常作花卉、禽鸟作品,对景写生,很有生活情趣。晚年作品笔墨舒展随意,名望很高,再加上他一生不曾为官,故许多人对他十分倾慕,求画者挤破家门,他们所乘的船也堵塞了河港。拜沈周为师者很多,以文征明、唐寅最为知名。其流风弥漫,蔚然成派,故一般以沈周为“吴派”的开创者。文征明(1470~1559年)名璧,号衡山,是“吴派”的中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仕宦之家,早年工诗文、书画,师事吴宽、李应祯、沈周,中年后以岁贡生荐吏部考试,授翰林院待诏,4年后辞归故里,以诗文书画自娱。他的诗、书、。
为什么元代山水画会对对明代造成影响 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倪瓒更是出身豪门 山水画作者多为士人,这和南宋相反。南宋国势阽危,犹如累卵,面临危险,多数士人为国家奔走呼号,很难有闲情逸致专作画。南宋的山水画主要在画院在,而且绝不是闲情逸致的笔调,元代统治者对中国绘画知之甚少,不设画院,不存在院画问题。同时元代取消了科举取士,一代士人失去了晋身之阶,找不到出路,故元代士人是清闲的,几乎无事可做,他们或混迹于勾栏瓦舍之中,从事杂剧创作;或游荡于山村水乡之间,恣情于山水画的写意。后者更是雅事。所以元代大文人鲜有不会作画者,赵孟頫、王冕、倪云林等既是元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又是第一流的大画家;诗文家杨维桢、张雨、虞集、柳贯等亦皆善画。元代几乎所有的画家都有诗文集存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题画、议画的诗文存世,没有一个时代像元代这样,诗人和画家关系那样亲密。所以,画上题诗,题文在元代空前高涨,有的自画自题,有的互题,有的自题之后又请别人复题,有的一题再题。这都和元代山水画家多出于士人有关。
关于流落在异国的文物? 最近看了国家宝藏的皿方罍,微博下面一片热议。有人说众筹出力,一起买回那些曾被八国联军等抢走的文物。
总结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中的意义与地位 元代山水画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立意。元代绘画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后人评价元代的山水画曰:“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元代山水画在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讲求法度的宋代绘画基础之上又有了重大发展。画史所谓的“尚气重韵”,是说“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画新格局。元代山水画风格特点发展及影响1 元代名人画的风格特点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 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 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 后世也最深远。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高克恭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 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元代中后期,崛起黄公望、王蒙、。
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 之前写过一下对于最喜欢的画的探讨,但太过简略了,我这次会认真的来写一下。而且不会再仅仅局限于一幅画…
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始于何时? 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始于唐代中后期的王维和张璪,后来,又经五代和北宋前期荆浩和关仝、董源和巨然、李成和范宽的努力,直到郭熙和王冼,对于意境的追求,多以客观描绘的真实性为主。而“米点山水”的崛起,则以主观的情思凌驾于客观物象之上,从而使得山水画的创作,真正达到了充分写意与畅神的最高境界,文人画也获得了充分的意义。米友仁从小能书善画,书不如父,画则过之,父子并称“二米”。所谓“米点山水”,在技法上是以粗阔的横笔构成山形树影,有一种朦胧隐约的气象,所谓“多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再取法董源的落茄点,“点滴云烟,草草而成”。总的氛围上,是把江南一带“春雨初霁,江上诸山,云气涨落,冈岭出没,林树隐现”的真实情景提炼出来,寄寓了士大夫的温润而落寞的情怀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