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岁暮道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及喜辰

2020-10-10知识5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呼 问(2 分)(2)看到母亲是那么心疼儿子因在外劳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劳累的情况告诉母亲而使她更增担忧的复杂心情。(3 分)

岁暮道家 1、C2、“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 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答案:解析:1.第三句的诗眼是“密”,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 岁暮到家清·蒋2113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5261及辰。寒衣针线密4102,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1653,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过年回家,母亲正在缝着为我新做的衣服,我之前写回家的信,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就怜爱地说,孩子,瘦了,在外面,很辛苦吧。而在母亲面前,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又怎么能说、怎么敢说辛苦呢,因此只是轻松地笑着说,母亲,不辛苦,我在外面,一切都安好,您尽管放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1).①成功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一位爱子的母亲形象。儿子出门在外,母亲制“寒衣”寄“家信”,表达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牵挂。儿子回家后“怜”“问”两个动作,则表达了深深的怜惜和爱护。②衬托,以儿子复杂的心理活动衬托母亲形象。(2).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的低沉失落;不能侍奉左右,没有尽到儿子责任的自责;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和感激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6分) 1.(2分)《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2.诗的前四句,分别以出句写“母”,以对句写“子”,好像两组母与子交错组合的四个镜头,形成相互映衬的场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的后四句,前两句写母爱,后两句写子情。构思巧妙,剪裁得当,细腻传神地叙写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的真挚醇浓的亲情,表现了家庭的慈爱和顺。1.分 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作答。要注意《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正确抒写。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分 析:此题考查赏析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句来分析“巧于剪裁”的特点,例如,可从人物的形象及情感的描写上,母与子之间相互映衬,表达母子久别重逢后的亲情与和谐。文笔细腻,却不显粗率堆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英语翻译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作品赏析《岁末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徊”,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蒋士铨#读书#文化#寒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