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期初存货与本期销货成本

2020-10-10知识57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的区别是?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确定损益的方法,而完全成本法是传统的财务会计确定损益的方法。两种方法在成本和损益确定上均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尤其要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完全成本法则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2.产品成本以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有变动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期间成本由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变动性财务费用构成。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全部非生产成本。3.销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因而没有转化为销货成本或存货成本的可能。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要在本期销货和期末存货之间。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期初存货与本期销货成本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2113-变动销售及5261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4102“完全成本法”,也称“1653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拓展资料:采用完全成本法的原因是:虽然固定性制造费用只是同企业生产能力的形成有关,不与产品生产直接相联系,但它仍是产品最终形成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应当成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这样就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仅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反而会掩盖或夸大它们的生产实绩;在产销量不平衡的情况下,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当期税前利润,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费用,从而会促使企业片面追求高产量,进行盲目生产;。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期初存货与本期销货成本

期末存货高估,影响利润什么? 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期末存货 这个存货成本,是指:本期领用的(销售的)存货成本,是要进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期末高估存货,则当期结转的销售成本就减少了,自然利润。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期初存货与本期销货成本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为何会出现利润差别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二者存在以下一系列差异:(一)理论依据不同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固定。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各有何特点?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问:1、完全成本法的特点所谓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其特点是:(1)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强调持续经营假设下经营的“均衡性”,认为会计分期既然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分割,这种分割决定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转销的时间选择并不十分重要。(2)强调成本补偿上的一致性。完全成本法认为,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性制造费用也不例外。因为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用于直接材料的成本与用于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3)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也被归集于产品而随产品流动,因此本期已销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在成本负担上是完全一致的。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产量大则利润高,所以,客观上完全成本法有刺激生产的作用,强调固定性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2、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所谓变动成本法,则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

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区别? 1、账面价2113值、账面5261余额和账面净值不同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4102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1653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不扣除减值准备金额)2、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不同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它是指平时对各项实物财产的增减变动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逐日逐笔地在有关账簿中登记,并随时结算出其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盘存方法。采用这种盘存方法,需按实际财产的项目设置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并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地反映各项实物财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情况。其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对实物财产的管理;不足之处:日常的工作量较大。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也叫“以存计销制”或“以存计耗制”。它是指平时只在账簿中登记各项实物资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期末通过实物盘点来确定其实有数并据以倒算出本期实物财产减少数的一种盘存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3、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不同应收账款说白了就是计算和主营业务收入有关赊销的往来核算,而其他应收款是核算和主营业务无关的往来。比如。

毛利法中, 月末结存商品成本如何计算?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其计算过程如下: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毛利=销售净。

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的区别? 永续盘存制与实地2113盘存制有3点不同:一、两5261者的含义不同:41021、永续盘存1653制的含义: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是平时对企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分别设立明细账,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其增减变化并随时结出余额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盘存制能从账簿资料中及时反映出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结存数额,为及时掌握企业单位财产增减变动情况和余额提供可靠依据,以便加强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2、实地盘存制的含义:实地盘存制是平时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或一定时期可根据期末盘点资料,弄清各种财物的实有数额。根据“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数=本期实存数+本期减少数”的公式,倒算出本期减少数额,即:“以存计耗”,“以存计销”,并记入有关明细账中的一种物资盘存管理制度。二、两者的优点不同:1、永续盘存制的优点:加强了对库存品的管理,在库存品明细帐卡中,可以随时反映出每种库存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并在数量和金额两方面进行控制。明细帐卡的结存数量,可以通过盘点与实存数量进行核对。当发生库存溢余或短缺,可以查明原因,及时纠正。此外,明细帐卡上的结存数,还可以随时与预定的最高和最低库存。

什么叫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1、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财务比率,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指标通常被定义为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资产周转率=本期。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完全成本法下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1.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期间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个。

#永续盘存制#制造费用#变动成本#完全成本法#直接成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