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登泰山记古今异义词 高中二年级语文文言文总结请帮忙总结《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的四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

2020-10-11知识2

荆轲刺秦王,张衡传,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逐句分析 游褒禅山记古今异义而卒葬之(古义:终于;死。今义:士兵;完毕)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十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常用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于是予有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今义:合用为连词)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词类活用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名词作动词,责怪)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名词作动词,弄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极夫游之乐(“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文言句式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宾结构后置)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省略句)有碑仆道(省略句)然力。

登泰山记古今异义词 高中二年级语文文言文总结请帮忙总结《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的四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唐检民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

登泰山记古今异义词 高中二年级语文文言文总结请帮忙总结《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的四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

有没有关于《登泰山记》的一次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整理阿?

登泰山记古今异义词 高中二年级语文文言文总结请帮忙总结《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的四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

谁能给我人教版初高中(到高二必修五)语文的通假字(30个)和古今异义词(最多15个)???多谢!! 常见通假字汇释153例河北省磁县一中 张晓波(注:参考文章多为初高中课本选文,选文在选入课本时很多已做修改,本文皆按原文。1、案 按 ⑴察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⑵用手摁或压。“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订鬼》2、陌 百 数量词,一百(钱)。“与窦娥烧一陌儿。《窦娥怨》3、颁 斑 花白头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4、板 版 印刷用的文字或图形。“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5、倍 背 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6、弊 敝 困顿。“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7、拂 弼 辅弼。“人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辟 避 躲避。“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倄之战》9、辨 辩 辩解。“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10、材 才 才能。“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11、裁 才 刚刚。“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12、采 彩 色彩。“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13、仓 苍 青色。“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14、唱 倡 倡导。“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15、钞 抄 抄录。“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16、沈 沉 深沉。“暮霭沈沈楚。

居的古义和今义 今天的“居”:1.住:住.民.处(chǔ)(a.住所;b.指生活处境).2.居住的地方:.(喻窄小的住所).3.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4.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5.积蓄,储存:奇货可~(a.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b.喻挟持 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6.停留:守.7.平时:.8.姓.文言文中的“居”:①坐.《核舟记》:“佛印~右,鲁直~左.”②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我之上.”③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又】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之.”④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⑤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曰:‘不吾知也。⑥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域中之大.”⑦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之官辄年不徙.”⑧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此以伺焉.”【又】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雾若带然.”⑨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为奇货.”⑩历;经;。

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问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文言文总结请帮忙总结《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的四字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

谁有登泰山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义等等?谢谢了。(一)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

谁有登泰山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义等等?谢谢了。 (一)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

《登泰山记》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16-10-9 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认识姚鼐,了解桐城派;2、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3、了解课文结构,明确作者思路;4、艺术借鉴: 。

#通假字#登泰山记#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