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打秋千在仡佬族的介绍 各个民族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至少3个,内容多些)

2020-10-11知识7

幼儿中班开心识字荡秋千的教案 教学内容:1.聆听学唱仡佬族歌曲《荡秋千》2.介绍地戏 教学目标:1.在聆听|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歌曲情绪,并在亲身尝试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打秋千在仡佬族的介绍 各个民族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至少3个,内容多些)

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1、诺鲁孜节诺鲁孜节也译纳吾肉孜节。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续3天至15天不等。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该节日形成初期,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突厥部落的先辈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在晚冬初春把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之为“日生”、“年头”,并把此日开头的月称之为“羊羔月”。维吾尔族把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诺鲁孜节仪式在节日的黎明更开始。那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着民族盛装举行各种节日活动。2、中元节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3、花山节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

打秋千在仡佬族的介绍 各个民族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至少3个,内容多些)

查找资料 写出我国各个民族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包括节日名称来源、时间及主要活动内容等)至少3个 凉山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同胞为祈求庄稼丰收而举行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彝族同胞就会高举火把,手持黄伞,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畜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燃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伴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市最为热闹。藏族赏花节藏族传统节日。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县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天~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苗族赶秋节苗族传统节日。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县。每年立秋日举行。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关于赶伙节的起源,传说是古时候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为民寻找心爱的姑娘。

打秋千在仡佬族的介绍 各个民族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至少3个,内容多些)

我国56个民族都有什么节日 共18 关注 汉族节日: 中国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

#传统节日#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彝族#中元节#中国节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