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天沔花鼓戏《水乡情》 关于湖北历史、文化、风俗、景点的书籍

2020-10-11知识6

湖北的地方戏有哪些 汉剧:汉剧是湖北主要地方戏曲,也叫“汉调”,俗称“二黄”,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在汉剧中,锣鼓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样,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马锣,节奏感强,气氛强烈。脚色行当分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净、四末、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末脚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汉剧有上千个传统剧目,现存剧目仍有660多个,主要演出历代演义及民间传说故事。楚剧:楚剧是湖北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黄孝花鼓戏。1902年进入汉口,1926年改名楚剧。现在的楚剧以武汉为中心在全省有24个专业剧团和2000多个业余楚剧团。楚剧以小旦、小生小丑为主要行当。声腔有以“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旋律朴实,擅长叙事,注重唱情。剧目中表现家庭故事、民间传说的题材占很大比例。因其生活气息浓郁,长于塑造名种“小人物”的形象,深受全省人民的欢迎与喜爱。荆州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因生根于天门、沔阳一带,故又称“天沔花鼓戏”。它是清道光年间在江汉平原的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

天沔花鼓戏《水乡情》 关于湖北历史、文化、风俗、景点的书籍

湖北地方文化的花鼓戏 即荆州花鼓戏,旧称“花鼓子”,曾称沔阳花鼓戏,天沔花鼓戏,亦称“中路花鼓”。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通顺河、襄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沔阳、天门地处湖北中心江汉平原腹地,同属汉水水系,亦同天沔语系。2005年,被湖北文化厅改为“湖北花鼓戏”。流行于沔阳(今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钟祥、荆门、江陵诸县,以及孝感、湘北、鄂南等地。早年由民间艺人发起并组成班社,由闹年的“地黄鼓”逐渐走向半职业化和职业化。荆州花鼓戏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凋。现代小戏《借牛》、《木兰花轿》、《春姑拾斧》曾轰动一时,《花墙会》则搬上银幕。现代大戏《家庭公案》、《水乡情》,小戏《小坚决》,新编历史戏《海峡情》,古装戏《送礼记》、《十三款》,传统小戏《王瞎子闹店》等数十个剧目,均在全省会演中获奖。《家庭公案》更被省外200多个剧团移植,沔阳、潜江、监利、天门花鼓戏剧团多次应邀进京演出。

天沔花鼓戏《水乡情》 关于湖北历史、文化、风俗、景点的书籍

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荆州花鼓戏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间锣鼓戏曲化;二是马锣的运用;三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俗话说:“丑花鼓、锣鼓多。这一方面说明花鼓戏击乐丰富;另一方面说明了“击乐”是荆州花鼓戏音乐唱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民间马锣在武场的使用,是民间锣鼓戏曲化的鲜明体现。通常京、汉等皮黄大剧种的武场只用板、边鼓、大锣、钹、小锣,而荆州花鼓戏的武场则直接采用了马锣。马锣是民间锣鼓中的标志性乐器。武场采用马锣演奏的技巧纯熟者,右手小锤击中马锣有效部位后,左手将被击中的马锣抛向高于头顶的空中,发出粗犷的“浪浪”声响,独具特色。荆州花鼓戏的音乐唱腔,直接来源于江汉平原流行的民歌小调及丰富的田歌、劳动号子,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逐步发展形成了节奏富于变化,能够表现多种思想感情的声腔体系。荆州花鼓戏的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调等四大主腔和丰富的小调。主腔中除高腔是在当地薅草歌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外,而圻水、打锣腔则与鄂东花鼓戏声腔结构相近。在诸多小调戏中,《补背裕》、《抠门闩》、《薅黄瓜》等多种曲调,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这些不同来源的声腔,在当地语言和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演变融合,。

天沔花鼓戏《水乡情》 关于湖北历史、文化、风俗、景点的书籍

湖北有哪些地方戏曲,觉得如何? 一说起我大湖北,首先想到的就是湖北戏曲啊。我们大湖北的戏曲啊,从南到北数不胜数呢,各地戏曲遍地开花啊。所以,作为地地道道的湖北人,我很自豪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各位戏迷搬凳子,听听迷你文化为大家唱到唱到,唱的好不好,都要捧个场啊。我们大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曾培育了余三胜、谭鑫培、曹禺、陈伯华等戏剧大师。就问你骄不骄傲,自不自豪?湖北素有戏剧大省之美称,全省戏剧剧种多达20多个。省会武汉以汉剧、京剧、话剧为主;江汉平原以花鼓戏为主;孝感以楚剧为主;黄冈以黄梅戏为主;咸宁以采茶戏为主;襄樊、十堰等鄂西北地区以豫剧为主;恩施以南剧为主;宜昌地区以民族歌舞为主…真是好戏连台,异彩纷呈。一、先说湖北的戏曲品种我们大湖北现有22个地方剧种,有属于皮黄系统的汉剧,南剧和湖北越调;属于花鼓复系统的东路花鼓,天沔花鼓,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黄梅采茶戏,梁山调,提琴戏和文曲,还有属于高腔系统的清戏,以来外省传入的高台戏制,灯戏等,其中最具影响是汉剧、楚剧和荆河花鼓戏。如按地区划分,则恩施自治州有南剧、灯戏、堂戏、傩戏、柳子戏;十堰市有山二黄、郧阳花鼓戏;宜昌市有远安。

诸子百家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啊~湖北地方文化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绪,大致可分为戏曲、说唱、歌舞等几大类。说唱湖北说唱艺术非常丰富:流行于省内大部分地区的曲种有湖北评书;起源于沔阳,流行于沔阳(今仙桃)、荆州、孝感、黄冈等地的湖北渔鼓;起源于天门,流传于江汉平原各市县的三棒鼓,以及流行于仙桃、天门等地的沔阳小曲,还有在荆沙、宜昌一带流传的汉滩小曲,郧县曲子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生动,旋律质朴,颇具艺术感染力。编辑本段歌舞湖北歌舞在国内外较具影响的有《编钟乐舞》、《九歌》;盛行于江汉平原各市县的碟子曲;流行于鄂西南、鄂西北山区的薅草锣鼓,以及穿号子等。武汉的琴台音乐会则是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同展风采的盛会,显示了楚风汉魂的民族特色,它与“上海之春”、“羊城花会”、“哈尔滨之夏”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音乐节。此外,湖北杂技艺术也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武汉杂技团先后50余次出访亚非拉美60多个国家和地区。湖北文化娱乐场所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十堰、襄樊、荆州等大中城市,近年来新建的度假区、风景区内,各种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中外游客的娱乐要求。编辑本段汉剧汉剧,旧称“楚调”,又名楚曲,楚腔,汉调。

关于湖北历史、文化、风俗、景点的书籍 文化湖北,下来面是目录,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一、历史源流/l二、荆风楚俗/25三、荆楚揽胜/85 四、当代文化精自品/157五、文化机构和公益设施/203六、文化活动/24l七、文化艺术教育/257八、文化产业/275九、楚天名人/305邵学海先生《打开曾侯乙墓》,作知者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敏锐的美学感悟,是宣传湖北文化的又一力作。汉川善书的道介绍容易找,其他相关的就不知道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湖北省的独特文化有什么?

#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