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怎么理解王阳明的“心学”? 真我与假我 王阳明哲学

2020-10-11知识18

王阳明说到的“此心俱足,不假外求”,你如何理解这8个字的? 王阳明(1472年_1529年)-明朝哲学家,教育家。初习程(程颐、程颢)朱(朱熹)理学,后转习陆九渊心学,与陆九渊并称“陆王心学”。其继承发扬陆九渊心学,成为集心学之大成者,自立阳明学派。王阳明心学源于“龙场石棺悟道”:王阳明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遭杖责入狱,并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一路遭锦衣卫追杀,逃到龙场_“蛇虺、蛊毒、瘴疠、苗民野蛮、无吃无居…寄居龙冈山洞,以石棺为床。某夜被大雨雷鸣惊醒,恍然得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至此心外无物,心即理”。《》王阳明心学构成:对陆九渊心学的继承_“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吸收儒、佛、道思想_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万念由心起,祸福由心生,命由心定…。阳明学说_“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即理”。“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构成成分得出_心理力量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无穷作用。关于“圣人之道”_圣人者,能领悟人、事、物的本质性、规律性,并遵循规律性;道者,“道法自然”,道即自然或自然规律。关于。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名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什么是真我? 真我不是了解自己吗,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哪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何为真我呢。感觉人生一直…

你是怎么看待王阳明和王阳明心学的? 王阳明是继二程、朱熹、陆九渊之后的又一位大儒。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他和孔子一起被人们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另外半个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了。王阳明自小立志成为圣人,而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追寻圣贤之路,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他的心学是从“百死千难中来”。王阳明的好朋友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提到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前经历了“五溺”后才找到圣贤之路:“初溺于任侠之气,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于圣贤之学。王阳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既能文治又能武功的全才了。少年王阳明随父进京,正值明中后期内忧外患,前有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有地方民变不断。少年王阳明忧国忧民,十五岁就独自到居庸关外考查敌情,还在在回家途中打伤了两个鞑靼士兵。在那谈“胡”色变的时代,更显示出了少年王阳明过人的胆气。一个月的塞外之行,使王阳明更坚定了建功疆场,经略四方的志向。此后王阳明熟读兵法,《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司马法》、《三韬》、《六略》等细细研习,遇到家里有宾客来时,就用果核跟客人摆兵布阵。他认为“儒者患不知兵。仲尼。

#龙场悟道#哲学家#王阳明#文化#心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