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后期除了姜维、钟会、邓艾、陆抗,羊祜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但实际能力很强的人 ? 郭淮杜预邓艾钟会陆抗羊祜

2020-10-11知识8

三国后期除了姜维、钟会、邓艾、陆抗,羊祜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但实际能力很强的人 ? 大师们:首先,羊祜不是三国时代人,他是晋朝的汉子。要说起来,其实蜀汉帝国灭亡之后,三国时代就结…

三国后期除了姜维、钟会、邓艾、陆抗,羊祜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但实际能力很强的人 ? 郭淮杜预邓艾钟会陆抗羊祜

俗话说唇亡齿寒,为何吴国对蜀国的灭亡坐视不管呢? 唇亡齿寒的道理,不用多讲,在三国鼎立时期,东吴和蜀汉一直都是同盟,中间因关羽事件、刘备伐吴短暂没有结盟。自诸葛亮主政时期一直到蜀汉灭亡,东吴和蜀汉的结盟从未断过,期间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曹魏,东吴还配合一起出兵。在蜀国灭亡之际,东吴是坐视不理,还是出兵救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从时间来看,公元263年8月,曹魏实际掌权者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灭蜀,共计十八万兵力。在公元263年11月,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江油,在绵竹破诸葛瞻,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放弃抵抗,投降。历时短短三个月,蜀汉灭亡,实出所有人的意料,随着刘禅投降,其他地方的守军也投降了。二、东吴在干嘛。《三国志》记载“冬十月,蜀以魏见伐来告。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于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这里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到公元263年10月,蜀国向东吴求援,而东吴也确实出兵救援了,只是刘禅降得太快,人家东吴还在路上,根本来不及救援。其实如果刘禅敢于抵抗,等到周边的姜维和霍戈等回援,蜀汉不可能那么灭亡(这是后话)。给我的感觉,公元263年司马昭八月伐蜀之时,东吴肯定知晓。

三国后期除了姜维、钟会、邓艾、陆抗,羊祜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但实际能力很强的人 ? 郭淮杜预邓艾钟会陆抗羊祜

请问钟会邓艾姜维羊祜杜预还有陆抗谁是后期第一统帅? 楼主你好杜预,能文能武。统帅之功绩能力是和他所在的背景分不开的,杜预在当时copy是遇到明主了。而姜维陆抗都是君昏臣佞;钟会邓艾又不得善终;羊祜还未建功就早逝。杜预身百为统帅却不善弓马,运筹帷幄并长于史学。自称有“《左传》度癖”,著知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清朝时编入《十三经注疏》,另外杜预还参考名家谱第,著为《释例》,又作《盟会图》对先秦历史和 礼仪制度均 有阐明,以及《晋 律》的删定注解、《二元乾度历》的修订,对农器、机械的研道究发明,使朝野称之为“杜武库”,意为无所不 有。

三国后期除了姜维、钟会、邓艾、陆抗,羊祜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但实际能力很强的人 ? 郭淮杜预邓艾钟会陆抗羊祜

钟司徒奉晋公之命,收捕邓艾,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典故啊? 钟会小时候就胆识过人,极善于应变。七岁时与哥哥钟毓跟随父亲钟繇见文帝,.小钟会张口便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邓艾,钟会,羊祜,杜预这四个人哪个能力最出众?那个人品最好?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从军事上说:杜预>;邓艾>;羊祜>;钟会,从能力上说:钟会>;杜预>;羊祜>;邓艾,从人品上说:杜预>;羊祜>;邓艾>;钟会。1,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初仕曹魏,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高级幕僚,封为丰乐亭侯。西晋建立后,历任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23133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迁镇南大将军,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封为当阳县侯,入为司隶校尉。太康五年(285年),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成。2,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平反昭雪。3,羊祜(221年-278年12月27日),字叔。

请问钟会邓艾姜维羊祜杜预还有陆抗谁是后期第一统帅? 姜维,天水冀人。三国著名将帅。因好学孝顺,文武双全,年少时,就被当地夸为“天水麒麟儿”。他一个人整垮邓艾,钟会,还射杀了郭淮,这些个个都是文武双全的。尽管在内忧外患—刘禅听信宦官谗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却能顶着重重压力独撑蜀汉那么多年,实在太让人敬佩了。历来历史学家对姜维的进兵策略很惊奇,以一州之地,不足10万的军队抗击拥有九州之地的拥兵50多万的强魏竟然迫使强魏自守30多年,这在古代军事史上可以说是个奇迹。连魏国大臣都感叹:蜀所恃赖,唯维而已。蜀国所能依靠的,仅是姜维而已啊。对头邓艾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并且,姜维在品行,音乐,文学,玄学,甚至相貌上,都是一流。钟会(姜维对头)赞叹其才华:“以伯约(姜维)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此二人才貌双全闻名于世)不能胜也。郤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虽然结局是蜀汉灭亡,但姜维绝对不失为一代名将。毛宗岗:“元人有诗曰:「诸葛未亡犹是汉。予请更下一语以对之曰:「姜维不死尚为刘。庶不负其苦心云。孔明曾给信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李邵、马良)。

姜维,钟会,陆抗,邓艾,谁才是后三国时代最优秀的统帅? 姜维,钟会,陆抗,邓艾,此四人皆是后三国时代的杰出将领,其中陆抗和邓艾更是被列入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当然陆抗与邓艾虽入列六十四名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统帅能力就一定比姜维和钟会强,毕竟由将才到帅才,有着“质的升华”。若在统帅能力上给四人排个高低,我个人的看法是首推姜维,其次陆抗,再而钟会,邓艾居末。天水麒麟儿,忠义姜伯约姜维本是魏国边地的一员小将,幸得诸葛亮慧眼识珠,不但提拔重用,更将姜维作为自己的传人,授以毕生之所学。姜维也不负诸葛所望,后官至蜀国大将军,成为了蜀国的柱国之臣。之所以首推姜维的理由主要有四点:其一:姜维有大局观。诸葛亮和姜维所坚持的北伐方针一直以来素有争议,个人觉得这确实是当时不得不为之的一件事。易中天先生曾对此做出个详细解释,关键原因有两点:1:缓解国内矛盾;2:坐以待毙只会任人宰割,主动出击能有效延缓曹魏发展。晚清“闭关锁国”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时蜀国若不北出拿下雍凉之地,则必将困死山中。其二:姜维的军事才能卓著,富有韬略。姜维掌权时,曾以弱国之势北伐曹魏十一次,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持平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这个战绩是相当不错的了。其三:姜维有气度,能忍耐。

#蜀国#邓艾#姜维#魏晋时代#司马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