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黄斌汉问题 汉东山格律

2020-10-11知识11

关于诗经《东山》的解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形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豳风》中的《东山》,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着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么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

黄斌汉问题 汉东山格律

成皋之战中,为什么刘邦的汉军能取得胜利? 成皋之战是楚汉相争之中著名的拉锯战,也是决定楚汉成败的重大战役。那么,这场战役刘邦是怎么打赢了项羽呢?彭城之战失利后,刘邦主力被歼,张良出了一个主意,说争取英布,利用彭越韩信俩人,此事可成。而刘邦听从张良之策,充分调动了英布彭越韩信三人,为成皋之战的胜出做好铺垫。我们先来看看楚汉在成皋之战中,刘邦是怎么一步步由弱转强的。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四月,楚军攻打荥阳,数次袭击破坏汉军粮道,刘邦施用缓兵之计,准备跟项羽议和。而这时范增力劝项羽拒绝议和,可是此时陈平携重金到楚军里施用离间计起到了作用,项羽以为范增跟刘邦私通,并未采取范增之计。范增气得出走,还没回到彭城就病死在路上。范增死后,项羽攻打刘邦,刘邦从荥阳逃走到成皋,项羽又追到成皋,刘邦只好逃回关中,于是楚军占领了成皋。第一回合项羽赢了。刘邦在关中收得部分子弟,企图再次东出收复成皋。此时的刘邦学精了,他知道正面对抗项羽是干不过人家的,于是他采取了机动作战方式。他本人率军游动于武送,进军宛、叶。同时派英布收集九江之兵在楚军南边作进攻姿势,分散项羽的兵力,迫其两面作战。当项羽率军前来迎战刘邦时,刘邦坚壁不出,这时彭越的游击军又将楚军引向纵。

黄斌汉问题 汉东山格律

东山是在中国哪个省哪个市 东山镇 东山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又称洞庭东山,位于太湖东南岸东山半岛西南部,距苏州古城区37公里,介于北纬31°00′~31°07′、东经120°20′~120°27′之间。

黄斌汉问题 汉东山格律

#鸿门宴#历史#秦朝#中国历史#范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