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榕江彝族服装特色

2020-07-16知识7
从历史的角度介绍贵州人文风情 旅游资源丰富优势突 贵州环境独特貌类型山石、水景、洞穴等自风光秀丽座迷公园;贵州民族众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构文景观百花园全省旅游资源存量、... 服饰文化|关于传统民族服饰的“族徽”作用 一个民族的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对于别的民族,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于本民族,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的遗传而形成的集体无... 你身边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有苗、布依、彝、侗、土家等17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形成各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习俗,构成了贵州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561项(653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笔者身为小花苗族(苗族的一个支系),本族拥有国家级非遗-滚山珠芦笙舞蹈,小花苗服饰。以下列举贵州省第一到四批非遗代表作: 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民间信仰类(6个)侗族萨码节(榕江县)、哥蒙的“哈冲”(黄平县)、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仡佬族毛龙节(石阡县)、盘县地坪乡彝族毕摩祭祀文化(盘县)。二、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黎平县)、洪州琶琶歌(黎平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县)、盘江小调(关岭县)、铜鼓十二调(镇宁县)。三、岁时节令类(11个)苗族茅人节(榕江县)、稿午苗族水鼓节(剑河县)、苗族牯藏节(雷山县)、注溪娃娃场(岑巩县)、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水族端节(三都县)、水族卯节(三都县)、查白歌节(兴义市)、... 请问苗族服装的来历和特色是什么?谢谢 苗族服饰-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苗族妇女很少戴耳环,盛装时才戴,手饰和脚饰也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苗族衣服以深蓝及黑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腰带,下装是一条过膝的短裙,两侧有叠缝,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 苗族和彝族各分为几个支派? 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彝族因彝语方言和地域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变化和自身不断发展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彝语方言、土语和服饰。操不同的彝语方言或土语的彝族支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彝族是一个支系繁多,自称繁杂的民族。不同的支系其自称也存在着不同。彝语有六大方言,即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6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方言间差别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彝族服饰有300多种。彝族服饰、彝语方言以及彝族自称是区分彝族支系的重要依据。“尼”是最早的、统一的彝族自称。据《彝族简史》,彝族自称有35种,他称有44种。但这只是彝族繁杂的自称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在彝族的历史上有诺苏、聂苏、纳苏、罗婺、阿西泼、撒尼、阿哲、阿武、阿鲁、罗罗、阿多、罗米、他留、拉乌苏、迷撒颇、格颇、撒摩都、纳若、哪渣苏、他鲁苏、山苏、纳罗颇、... 贵州五大山脉是什么? 贵州有四大山脉分别是:大娄山、苗岭、乌蒙山、武陵山。li>大娄山 位于贵州省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在仁怀县以北,习水县以东,绥阳正安以西,道真县以南的... 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列举 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风格 壮族服饰:在壮族聚居的农村,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壮族山区,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有的还以布帕缠头。... 从江有多少个乡镇? 你好,贵州省从江县全县辖12个镇、4个乡、3个民族乡,[1]面积32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34万人。隶属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东接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邻融水苗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连荔波县、榕江县,北靠黎平县,属中亚热带温暖类型。从江全县辖14个乡7个镇(其中民族乡3个):丙妹镇、贯洞镇、洛香镇、下江镇、宰便镇、西山镇、停洞镇、高增乡、谷坪乡、雍里乡、庆云乡、刚边壮族自治乡、加榜乡、秀塘壮族乡、斗里乡、翠里瑶族壮族自治乡、往洞乡、东朗乡、加鸠乡、加勉乡、光辉乡。其中29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3个社区,2225个村民小组,1,汉族.水族,壮族,彝族等民族分布。谢谢。 贵州养什么鸡比较好?谢? 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草丰沛,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矮脚鸡、长顺绿壳蛋鸡、高脚鸡、黔东南小香鸡、乌蒙乌骨鸡、威宁鸡和竹乡鸡等 7 个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鸡种资源基因库的宝贵资源。1 贵州地方鸡种品种来源、产区 1.1 矮脚鸡品种来源:矮脚鸡属兼用型地方品种,饲养历史悠久,据 1941 年《捧鲊地方志》记载,已有200 多年的饲养历史。产区内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历来有用鸡头祭祀、喝鸡血酒誓盟拜友、孝敬老人、宴请亲朋好友的习俗,且矮脚鸡性情温顺、产蛋多、肉鲜味美,故当地群众有饲养矮脚鸡的习惯。产区:原产地为贵州省兴义市,中心产区为兴义市捧鲊、七舍、仓更、泥函等地,分布于兴义市及周边兴仁、安龙、贞丰、册亨等县。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地处贵州省西南端,与云南、广西毗邻,海拔 275~2 207 m,年平均气温16~20 ℃,最高气温 35 ℃,最低气温-3 ℃;年降水量 1 300 mm,相对湿度 70%~8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2 长顺绿壳蛋鸡品种来源:属兼用型地方品种。产区是汉族、苗族、布依族混居地,具有悠久的养鸡历史。当地群众从本地土鸡中发现少数产绿壳蛋的个体,所产绿壳鸡蛋风味极佳,被视为病人、产妇的滋补珍品。产区交通闭塞,养... 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要短短的哦~ 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1、满族。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2、蒙古族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3、回族。回族男子服饰“回回帽”,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4、藏族。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5、维吾尔族。维族男子喜穿长袍─“袷袢”,右衽斜领,不用纽扣,用腰带扎腰;妇女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男女都喜欢戴称为“多帕”的小花帽,穿皮靴。妇女的饰物有耳环、手镯、项链。最爱吃羊肉。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扩展资料:阿昌族阿昌族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

#彝族舞蹈#苗族节日#彝族#苗族舞蹈#贵州民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