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一直到对马海峡,距离如此远,这条路是怎么走的? 对马海峡日俄海战

2020-10-11知识4

日俄战争中为什么对马海战胜利是决定性的? 【注意这里我问的重点是为什么海战失败对沙俄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不是对日本多么重要.】这是俄罗斯远东陆海…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一直到对马海峡,距离如此远,这条路是怎么走的? 对马海峡日俄海战

当年日俄对马海战,俄国的舰队为什么不走北部,而往南绕一大圈? 我发现题主提到了补给因素,表明题主对于舰队出动的基本程序与远洋航行需要考虑的战略因素是有一定认知的,可惜尽管有认知,但对亚欧大陆的兵要地志认识并不清楚。总的来说,俄国舰队之所以选择了走南线绕过非洲大陆而不是走北线横跨整个北极航线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气候因素,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出击时间是1904年的10月14日,1904年是20世纪初的第一个冷冬,不仅远在中国东北作战的日、俄两军冻毙不少,瑞典、挪威以北的北大西洋水域也已经早早出现了浮冰,俄国舰队如果走北线行动容易被浮冰围困,别说在1905年4月赶到远东了,估计本位面对马海战爆发的1905年5月27日13时正,次位面的第二太平洋舰队还被冻在北极冰海里;二是航道因素,我们之前说过了北极航线极易为浮冰围困,而即便是没有浮冰,在温暖的夏季出航,彼时的北极航线航道水文、气象状态也并不清楚,毕竟东北航道直到1880年左右才被芬兰人诺登舍尔德打通,平时也没有商船行驶,走这条航线基本上等于是两眼一抹黑地瞎子走路;三是补给因素,恰恰相反,不是走北极冰海容易补给,而是走南线更容易补给:彼时的海军舰队都使用煤炭动力,煤炭体积大,因此舰队出动时都需要跟着大批运煤船随时靠港补充煤炭,或者。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一直到对马海峡,距离如此远,这条路是怎么走的? 对马海峡日俄海战

为什么骄横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在1905年对马海战中惨败于日本? 首先,必须确认的是,对马海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俄罗斯帝国和日本帝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控制权,而引发的激烈局部战争。对马海战就直接说明了战斗地点,位于对马海峡。对马海峡靠近日本本土,日本联合舰队具有巨大的地缘优势,背靠广大腹地,后勤保障基本没有顾虑。相反,俄罗斯太平洋第二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远赴3万公里,进入对马海峡,已经疲惫之师。而当时,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线尚未完全修通,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在开战之前,俄罗斯海军已经陷入了被动。在国际上,英国作为当时的全球霸主,为了利用日本,压制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扩张,选择了站在日本一边。国际形势上,亦是日本占据优势。最重要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建立起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帝国体制,举国上下凝聚一心,全民尚武好战。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击败中国,获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日本利用这些战争赔款,继续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舰艇。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丝毫不弱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甚至还要强大。而俄罗斯帝国沙皇并未对日本真实作战力作为正确的判断,错误了低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在开战前,俄罗斯海军大多数高层军官一致认为,日本联合舰队不堪一击。正。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一直到对马海峡,距离如此远,这条路是怎么走的? 对马海峡日俄海战

日本的著名海军将领,曾击败俄国海军的是谁 东乡平八郎(とうごう へいはちろう,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即弘化4年12月22日—昭和9年),日本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身高1.59米。幼名仲五郎,十五岁元服时改名平八郎实良。其父东乡吉左卫门热心于海军,对东乡平八郎有很大的影响。简历 对幕府作战 1863年从军萨摩藩,参加萨英战争(对英国的战争)。1866年参加萨摩藩新成立的海军。1868年戊辰战争中,作为海军士官,在萨摩藩的战舰春田号上参加阿波冲海战,决战幕府的开阳号战舰。1871年到1878年,在英国留学军事,后来成为一艘轻巡洋舰的建造监督。其中1877年劝止萨摩藩出身的留英学生回国参加反对明治政府的西南战争(参见西乡隆盛)。对中国作战 1884年任“天城”舰舰长,曾至上海、福州和基隆等地观察中法战争情况。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丰岛海战中,作为“浪速”舰舰长,击沉清朝运兵船“高升”号,殉难者达七百余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中,指挥“浪速”舰。

日俄战争中,俄军的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一直到对马海峡,距离如此远,这条路是怎么走的? 对马海峡在日本西南部,而津轻海峡在日本东北部。(第二和第三)太平洋舰队是从上海(好像是吧)一带获得的补给,走对马海峡和津轻海峡都可以到达海参崴。但是走对马海峡要比走津轻海峡近很多,这样被日本人发现之后,交战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很多。沙俄海军的任务不是消灭日本联合舰队,而是(尽可能全员)到达海参崴以打破日军的制海权从而影响日本陆军的补给。所以从战略目的上讲,选择较近的对马海峡更合适。另一方面,补给也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如果走对马海峡,俄国人实在不行还可以在中国东北或者朝鲜登陆,而走津轻海峡万一(其实是一定)碰上日本人就只能正面硬肛了,损失会很大

日俄对马海峡之战是怎么回事? 1904年初,日军进攻中国的旅顺口。当时,旅顺口还控制在俄国人的手中。日俄两军在旅顺口前的礁岩上展开了血腥惨烈的大战。在日军一轮轮不停息的进攻下,旅顺的守军难以抵挡,拼命向沙皇请求援兵,而日军由于是登陆作战,伤亡更加惨重,也同样要求国内急速增兵。旅顺口之战,实际上成了双方的增援部队之战。俄皇亚历山大为了守住这个环太平洋的出海口,急令波罗的海舰队组成第二太平洋分舰队,任命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为舰队司令,率领舰队从波罗的海赶往旅顺口,以增援驻港的守军。日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放弃了紧急驰援进攻旅顺口日军的计划,把攻击的重点,由旅顺口转向俄军的舰队。为了迎击前来增援的俄太平洋第二舰队,东乡大将将其联合舰队的主力集结在对马海峡北岸的朝鲜镇南湾,然后进行紧张的应急训练。东乡拟定的作战计划是:在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抵达海参崴港之前,日军战舰趁其长途航行、舰船失修、人员疲惫而造成战斗力低下时,采取以近待远、以逸待劳的策略,在日本海与俄军庞大舰队进行决战,从而使驻守旅顺港的俄军在无援无助的情况下彻底投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东乡平八郎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措施,他把自己的庞大舰队悄悄隐蔽在对马。

#太平洋#日本海军#大日本帝国#对马海峡#对马海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