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咏蝉的诗句居高声自远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020-10-11知识9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语出唐代虞世南的《蝉》(原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咏蝉的诗句居高声自远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蝉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质和志向? 高洁,不攀附,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

咏蝉的诗句居高声自远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的诗句,比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薛涛《蝉》露涤音清远,风吹故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白居易《早蝉》两首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咏蝉的诗句居高声自远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出处】《蝉》—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完整诗句的全文解释 蝉作者:虞世南211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5261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垂下像帽4102缨一样的触1653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词中以蝉为表象,状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很多。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停晚”,是借蝉声喧染寒秋冷落凄凉的气氛,为离别增加了凄美;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保。

咏蝉 虞世南 咏:吟咏,赞美。籍:凭借。垂緌饮清露:是指蝉低垂下头喝干净纯美的朝露。也喻指作者自身为官的清廉与两袖清风。这首诗表面在写蝉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是作者托物言志,言自己踌躇满志,对自己才能高度自信的生活状态。

#咏蝉#虞世南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