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做光的等厚干涉实验时,用白光作光源,能否观察到牛顿环和劈尖干涉条纹?为什么? 关于双缝干涉实验 若用白光作光源照射双缝

2020-10-12知识5

什么叫光的波动性 光的2113波动性:光是一种波动,5261由发光体引起,和声一样依靠媒质4102来传播。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学1653说。第一位提出光的波动说的是与牛顿同时代的荷兰人惠更斯。他在17世纪创立了光的波动学说,与光的微粒学说相对立。他认为这种学说直到19世纪初当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被发现后才得到广泛承认。在1660年代,胡克(Robert Hooke)发表了他的光波动理论。他认为光线在一个名为发光以太(Luminiferous ether)的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四射,并且由于波并不受重力影响,他假设光会在进入高密度介质时减速。光的波理论预言了1800年托马斯杨发现的干涉现象以及光的偏振性。杨用衍射实验展现了光的波动性特征,还提出颜色是由光波波长不同所致,用眼睛的三色受体解释了色觉原理。扩展资料:欧拉也是波动学说的支持者之一,他在《光和色彩的新理论》(Nova theoria lucis et colorum)中阐述了他的这一观点,他认为波理论更容易解释衍射现象。之后,菲涅耳也独立完成了他的波动理论的建立,并于1817年上递给法国科学院。泊松完善了菲涅尔的数学证明,给了牛顿粒子学说致命一击。在1821年,菲涅尔使用数学方法使光的偏振在波动理论上得到了唯一解释。但波动理论的弱点在于,。

在做光的等厚干涉实验时,用白光作光源,能否观察到牛顿环和劈尖干涉条纹?为什么? 由于同时发生色散,应该可以看到不同波长的光所形成的牛顿环,因为所形成牛顿环的半径与光的波长相关。劈型的应该也一样。

关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D若用白光作为光源,因为白光里含有七种颜色的光,所以屏上知将呈现彩色相间的条纹,A错。B正确道。单缝衍射时,当狭缝一定时,波长越长,中间亮条纹的间内距越大,C错误。当单色光发生衍射现象时,出现在屏上的是间距不等的条纹,其中中间亮条纹宽度最大,D正确容。

关于光的衍射和和干涉,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我要全面点的? 如果采用单色平行光,则衍射后将产生干涉结果。相干波在空间某处相遇后,因位相不同,相互之间产生干涉作用,引起相互加强或减弱的物理现象。衍射的结果是产生明暗相间的衍射花纹,代表着衍射方向(角度)和强度。根据衍射花纹可以反过来推测光源和光栅的情况。为了 衍射图样使光能产生明显的偏向,必须使“光栅间隔”具有与光的波长相同的数量级。用于可见光谱的光栅每毫米要刻有约500条线。1913年,劳厄想到,如果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则的,那么晶体可以当作是X射线的三维衍射光栅。X射线波长的数量级是10^-8cm,这与固体中的原子间距大致相同。果然试验取得了成功,这就是最早的X射线衍射。显然,在X射线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衍射的花样可以分析晶体的性质。但为此必须事先建立X射线衍射的方向和强度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不透明或透明的障碍物或者小孔(窄缝),绕过障碍物,产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衍射时产生的明暗条纹或光环,叫衍射图样。定义:光波遇到障碍物以后会或多或少地偏离几何光学传播定律的现 衍射示意图象。包括: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板衍射及泊松亮斑产生衍射的条件是:由于光的。

关于双缝干涉实验,若用白光作光源照射双缝,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屏上会出现彩色干涉条纹,因 A、若用白光作光源照射双缝,由于白光是由波长不同的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相同的色光发生干涉,在光屏上出现彩色干涉条纹.故A正确.B、当把双缝中的一条缝用不透光的板遮住时,相当于白光照射单缝,将出现彩色的衍射条纹,白光照射产生衍射条纹的特点是中央是白色,两边是宽度不等的彩色条纹.故B正确.C、将两个缝分别用黄色滤光片和蓝色滤光片遮住时,由于黄光和蓝光不能产生干涉,所以屏上有两光,但不是干涉条纹.故C正确,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薄膜干涉#菲涅尔衍射#单缝衍射#衍射现象#牛顿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