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范围标准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规划

2020-10-12知识7

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范围标准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规划

我国为什么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4%,农村达到49.1%,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1]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范围标准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规划

如何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范围标准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规划

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当前最重要、最迫切、最基础的工作应当是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为此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专项规划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协调、适度超前”原则,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以此指导全省各地公共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二、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个基本前提,要有一个基本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制定的包括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标准,以及技术和管理等相关规范。建立健全基本服务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三、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应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坚持城乡统筹,实行重点突破,优先安排涉及农村的文化建设项目,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力度,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总量,有效解决城乡、区域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平衡问题。在推进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探析 最低0.27元/天开通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中分别提出并对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了详尽阐述,这是中国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合理确定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国内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现阶段应按照“窄口径、低水平”要求,分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在联合国的文件中,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清洁水、卫生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南非把基本教育(学前和小学教育)和初级医疗定义为基本社会服务,同时也讨论了饮用水、卫生设施、营养、社会福利和公共工作项目,把它们部分地作为基本社会服务。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界定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加拿大把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主要是社会福利)作为联邦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项目;印度尼西亚把初等教育和公路设施列为政府。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范围标准和 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根据需求与可能结合、责任与能力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如下:一是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共服务。

#时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设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