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油脂过氧化值计算 食用油酸价测定的药品配制

2020-10-12知识12

过氧化值和酸价的区别 1、概念不同过氧化值:表示油2113脂和脂肪酸等5261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它用于说明样品是4102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1653那些以油脂、脂肪为原料而制作的食品,通过检测其过氧化值来判断其质量和变质程度。酸价:也叫中和值、酸值、酸度。它表示中和1克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2、含义不同过氧化值: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酸价:油脂酸败的晚期指标。酸价不合格说明这个食品油脂酸败程度已经很高了,酸败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过氧化值不合格说明这种食品刚开始酸败,还远没有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3、描述的对象不一样。酸价描述的是食品中可以离解出来的酸值。过氧化值描述的是食品中羰基的量。食品的过氧化值升高,酸价会相应的升高(不成比例),但是酸价升高,过氧化值又可能保持不变、升高或者降低。如,一些含有两个以上羰基的物质,可能发生缩醛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酸,由于羰基少了,过氧化值会降低。扩展资料:过氧化值标准检测方法:滴定法一、试剂:1、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加速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2、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3。

油脂过氧化值计算 食用油酸价测定的药品配制

食用油酸价测定的药品配制 图

油脂过氧化值计算 食用油酸价测定的药品配制

过氧化值计算公式 GBT5538-2005的计算公式2113:1.过氧化值以每千克中活5261性氧的毫克当量表示:p=1000(V-V0)c/m V-用于测定4102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V0-用于空白1653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2.过氧化值以毫摩尔每千克表示:p=1000(V-V0)c/2m

油脂过氧化值计算 食用油酸价测定的药品配制

冰乙酸在过氧化物测定中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油脂的过氧化值?如何测定 解释:过氧化值2113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5261化程度的4102一种指标。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1653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那些以油脂、脂肪为原料而制作的食品,通过检测其过氧化值来判断其质量和变质程度。测定方法:在中国食品质量标准GB/T 5009.37-2003食用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中,提及或介绍了对食用植物油中酸价、过氧化值、羟基价、游离棉酚(适用于棉籽油)、砷、苯并芘、黄曲霉毒素B1、残留溶剂、镍、非食用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其中涉及到过氧化值的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滴定法和比色法。滴定法试剂1、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加速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2、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3、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3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分钟,冷却。放置两周后过滤备用。4、10g/L 淀粉指示剂:称取可溶性淀粉0.50g,加入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临用时现配。测定步骤精确称取2.00—3.00g混匀的样品,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30ml。

滴定法测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具体方法 越详细越好 脂肪酸败的程度是以水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的多少为指标的,习惯上用酸价或酸值来表示.酸价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价的大小随脂肪的种类及脂肪酸败的程度而定.新鲜的,储存期较短的油脂酸价低,反之则高,脂肪的质量则差.过氧化值通常是以滴定1克油脂所需某种规定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来表示(一般为0.002N).根据氢碘酸在与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反应而析出游离的碘(为了获得碘化氢可在含无水冰醋酸中加入碘化钾),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求出油脂过氧化物的含量.一、油脂过氧化物的测定1、试剂和仪器碘量瓶,碱式滴定管.冰醋酸—氯仿混合液(1:1);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液;1%淀粉指示剂;碘化钾饱和溶液;动物脂肪.2、操作方法精称油样2-3克(固体脂肪先熔化),置于碘量瓶中,加入30毫升冰醋酸—氯仿混合液,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立即加塞,仔细摇匀,经半分钟后,加200毫升水并加1毫升淀粉指示剂,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兰色消失.同样条件下做一空白实验.3、计算X1=X2=X1 78.8式中:X1-试样的过氧化值 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X2-试样的过氧化值 单位为毫克当量每千克(meq/kg)V1-样品滴定时消耗的。

#醋酸#标准溶液#碘化钾#硫代硫酸钠#过氧化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