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哲学怎么学,到底需要学些什么? 聂锦芳 读书

2020-10-12知识7

深知学习改变命运,有些人却为何不能坚持学习? 衡中学生答一发。只有那些你深知一辈子逃不掉的东西,才能坚持下去。与毅力无关,仅仅是见识的差别。能够…

中华读书报,聂锦芳,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论》的定稿工作 知道回答者认为,学者应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写作计划,给人类留下相对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论》的定稿工作—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聂锦芳《中华读书报》(2017年09月06日10版)《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但严格说来,它并不是一本业已完成了的书,而是一个庞大的手稿群。非常值得深思的是,在初稿已经大致写出的情况下,马克思直到去世最终也没有完成这一著述的整理和定稿工作!这种情况该怎么解释呢?是时间太短显得过于仓促而来不及做完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1865年前《资本论》三卷四册的大部分初稿基本写出,1865-1867年间马克思从中整理出第一卷,而从1867年9月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到他1883年3月去世,时间跨度几近16年!是马克思的健康状况不佳耽误了工作吗?确实有这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其生命历程的最后几年,更是多种疾病缠身,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却又看到另一种相反的现象: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写作量非常庞大,举凡著作手稿、摘录笔记、工人组织的文件、大量书信等等,真可以说是卷帙浩繁,而且视界极为宽广,涉及乃至开拓了很多他以前很少触及的领域和议题。此外,其他方面的说法,诸如梅林认为是因。

如何准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我说的这个准备并不是说,从研一开始就只看博士生入学考试的书,只做准备博士生考试的事。我的意思是把“”这一命题变成“如何过好硕士研究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咱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学生,我想大家应该清楚这个命题转换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致力于考博的同学来说,只有过好研究生生活,才能在两年半后的考博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读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这个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专业,曾几何时还对此嗤之以鼻。还记得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经历,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对照自己不免悔恨羞愧难当。两年多来,虽然读了几本书,但是有没有静下心来,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之所以碰到了运气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云阁教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导师的学术魅力与形象气质非常相符,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导师对我的指导总结起来有三个命题,或三个黄金法则,下面我就把这三条黄金法则拿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第一个命题,不要自己看不起咱们“马家”的人。。

如何看待“马克思晚年不支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真实性如何 马克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觉地思考了其学说未来的命运。在当时,更为年轻的资本主义的批判者、社会主义运动的活动家成长起来了,他们中的大多数至少在表面上都尊重马克思及其学说,给予了形形色色的阐释、传播和发挥,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渐次扩大。但马克思是一个异常清醒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欣慰于自己毕生所从事的事业后继有人,悉心地予以支持、帮助和指导;但另一方面,敏锐地觉察出自己的思想、苦心在当时已经不能被忠实理解和准确转换,而是出现了很多误读、偏差和曲解,为此他很焦虑,频频发出沉郁的慨叹:“toutce quejesaisc’estque moi,je ne suis pas marxiste”—“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句振聋发聩的话该如何理解呢?谨根据我所掌握的文献特做如下的分析,即马克思提醒后继者不能把他的学说理解和演变为—作为“超历史”的“万能钥匙”的马克思主义。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谴责了米海洛夫斯基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认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聂锦芳: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论》的定稿工作 笔者认为,学者应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写作计划,给人类留下相对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参见: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完成《资本论》的定稿工作—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聂锦芳,《中华读书报》(2017年09月06日10版)

#中华读书报#聂锦芳#中国哲学史#资本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