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武陵春也拟泛轻舟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内容,请作赏析?

2020-10-12知识10

李清照的诗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赏析: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词人眼中的余香袅袅的秋景图。荷花已谢,虽仍留有残香,却不免透出秋的冷落与萧条。玉席也已凉了,秋意渐来,秋凉渐浓。中国的文人自古就悲秋,更何况是独守空闺的女词人呢?怎能不让她倍感孤独寂寥、怎能不思念远行的丈夫呢?为排遣心中的愁绪而“轻解罗赏,独上兰舟”。一个“独”字而意境全出:曾经是夫唱妇随,曾经是携手并肩,曾经是举案齐眉,而现在却是茕茕孑立,形单影只;举目四望,相伴的只一。

武陵春也拟泛轻舟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内容,请作赏析?

与桃花源记有关的作品? 武陵春-春晚作者: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也拟泛轻舟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内容,请作赏析?

女生网名什么好看

武陵春也拟泛轻舟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内容,请作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写的是什么内容,请作赏析? 大家好,熟读古典诗词的小阿蛮来回答。要读懂一首古诗词,了解写作背景是第一位。李清照的娘家和夫家,都是当官的,有钱,有地位。丈夫赵明诚又是个好丈夫,夫妻两人好恩爱。大家看,家里有钱,夫妻又恩爱。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既圆满又美好?无奈好景不长。一是国破。金兵入侵,北宋被灭,李清照一家从北方一直往南避乱;二是家亡。在避乱期间,丈夫赵明诚得病身亡,李清照从此孤苦无依。非常悲惨,国破家亡这样的事情,李清照全赶上了。这样一来,大家就知道。李清照的人生分为了两段:早期生活极为富贵安逸,晚年生活极为动荡凄惨。而这首《武陵春·晚春》,就是写于李清照躲避到浙江金华时期的作品。这一年,李清照52岁(或53岁)。这样,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就两点:一、国破家亡;二、晚年时期的作品。小阿蛮讲《武陵春·晚春》全词如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是词牌名,不用去翻译它。“晚春”是标题。这两个字很重要,既代表季节,也暗指人生晚年。先看上片。第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这就是晚春景象。三点,一是风住。风停了;二是尘香。什么是尘香?其实是。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武陵指哪里? 武陵是古代地名,在今常德地区。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武陵春,是词牌名,其名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武陵春·春晚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赏析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这首词。

简单的宋词20首急

#李清照#一剪梅#文化#武陵春#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