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父母们,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2020-10-12新闻6

父母之爱子,不是倾己所有,而是为之计深远,过度溺爱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十分有害。

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成长的只是身体,而不是心智,长此以往,无论他们的年龄有多大,他们也是永远长不大的“巨婴”。

父母们,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图片来自网络)

巨婴心理的形成源于父母的两个教育错误:

第一,过分地溺爱孩子。

不让孩子知道自已犯错,看似百依百顺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种变相伤害。2016年,西安一个8岁小男孩,在放学路上因为无聊,连划9辆豪车,结果赔偿了车主几十万。2018年,四年级的一个小孩在一次家庭聚会中,突然推了怀孕几个月的客人一把,差点致客人流产……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这些熊孩子肆无忌惮的背后原因惊人一致,那就是父母的一味纵容,让他们无法得知自己的错误,小男孩平时划坏自己父亲的车,没有被责骂;孩子推倒孕妇,家长连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多少熟悉的话语,在生活中,有多少家长曾经在一些场合曾不合时宜地说过这句话。父母长期这样的教育,可怜的孩子要不变成恐怖的“巨婴”,要不就会变成潜在的犯罪分子。

父母们,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凡事都替孩子包办。

在“高考至上”的教育背景下,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上,他们是孩子的保姆和助理,喜欢一辈子围着孩子打转,他们习惯收拾烂摊子,即使孩子出了问题,他们也会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我孩子最棒,不接受任何人的反驳”,他们: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任何一粒小石子都不允许影响自己的孩子。结果呢?就有了“妈宝男”、“啃老族”等出现。

父母们,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图片来自网络)

鲁迅说:“救救孩子吧!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还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了幸福,甚至牺牲了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使父母自食恶果,还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为这些可怜的孩子感到惋惜!孩子们最初是一张“白纸”,他们走到今天,又是谁之过?孩子又何尝不会痛苦呢?

父母们,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我们的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孩子遇错不偏坦。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即使做错了,也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适当的惩罚也是可行的。

多些商量,少些命令。遇事多些商量的口吻尊重、关心孩子,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适当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学会放手。父母毫无原则的付出,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有些弯路,也不妨让他们走一走,这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父母们,过度的溺爱和包办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巨婴”

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要让孩子足够成熟,足够独立,要让他们学会掌控独立的人生。对孩子不灌输自己的人生,不加干涉孩子的决定,要让孩子在了解事物的过程中自我甄别,加上我们父母的合理引导,从而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案。

有人说,巨婴父母们不是养育孩子,而是养一个宠物,以致于孩子们在长大之后以这种“宠物式”的心理要求父母和别人,而不懂得人和人之间“平等、理智”的交流。父母们,我们对孩子真正的爱,不应是过分的溺爱,一味的包办,而应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我们要允许孩子做自己,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能量以自已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自我。

(以上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将尽快删除,谢谢!)

#孩子#父母#巨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