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附子,温一身阳气,现代常用于急性心梗、心绞痛暴发情势危急者

2020-07-21新闻6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以附子为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明代有名的医药学家张景岳,说中药里有四种药:

大实——用大黄来泻;

大虚——用人参来补;

大寒——用附子来回阳救逆;

大热——用石膏来清热。

寒、热、虚、实,刚好是八纲辨证中的四个,张景岳把他们称为药之四维。

人参、大黄之前都写过了,这回说说回阳救逆的附子。

附片一、传统功效与应用

1、亡阳证

亡阳证是大病、久病体虚,阳气极度衰微,阴寒内盛,常因疾病产生大汗、大吐、大泻所致。

症状多见大量出冷汗、四肢极冷、脉搏微弱。

代表方《伤寒论》四逆汤,用附子配伍干姜、甘草。干姜和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谓之“相杀”,又有增强回阳救逆的效果,谓之“相须”、“相使”。

如果元气大虚,大量失血,导致阳气暴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四肢冷,脉搏微弱,需与大补元气药配伍,如配伍人参,如参附汤。

现在临床常用参附汤,用于抢救心力衰竭、休克而出现四肢冷、大汗出、脉搏微弱等症状。

亦有将附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情势危急的患者。如《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记载,用附子配肉桂、高丽参、黄芪、黄精、麦冬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阳虚弱证者。常被称为“治疗心梗之要药”。

2、阳虚诸证

附子有温一身阳气的效果,可用于肾、脾、心等脏腑阳气衰弱的表现。

(1)肾阳虚

常见症状:阳痿、不孕不育、腰膝乏力、夜尿频繁等。

《景岳全书》右归丸,以附子配肉桂、熟地、杜仲等,温补肾阳。

也常配伍人参、鹿茸、当归、蛇床子、淫羊藿等用于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夜尿频繁,附子也是常用之药。常配伍熟地、乌药、益智仁等。

(2)脾肾阳虚

常见症状:久泻、五更泻(每天到凌晨3-5点左右腹泻)、水肿。

《本草纲目》以附子配煨肉豆蔻,研末和粥做成丸剂,用于老人中气不足,久泻不止。

附子理中丸(汤),用炮附子配人参、白术、炮姜(或干姜),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腹冷痛,食欲不振,呕吐,长期腹泻、腹痛。

附子理中汤

脾肾阳虚,常引起水湿内停,导致肢体浮肿,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不通。

代表方《伤寒论》真武汤,用附子配白术、茯苓、芍药、生姜,现在多用于肝、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等属于脾肾阳虚者。

又如《朱氏集验医方》用附子配伍赤小豆、薏苡仁制成丸剂,用冬瓜汤或萝卜汤送服,用于脾虚受湿所致一切身体水肿。

(3)心阳虚

常见症状:心悸,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能平躺。

常配人参、桂枝、三七等温阳益气宽胸药。

(4)阴黄证

阴黄是黄疸的一种,常见目黄、身黄、小便黄,黄色晦黯如烟熏,伴有胃部胀闷,腹胀,疲倦,怕冷,口不渴,舌淡白,苔白腻,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中医认为阴黄是由寒湿引起,常由附子配茵陈、白术、干姜等。

(5)阳虚外感风寒

常见症状:平素阳虚怕冷,兼外感风寒,怕冷,发热,倦怠喜卧,苔白。

代表方《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用附子配伍麻黄、细辛。

外感风寒

(6)阳虚自汗

用于阳虚所致白天汗出不止,动则加重。

常用附子配黄芪等,温阳兼固表,即芪附汤。

(7)阳虚便秘

用于寒邪与积滞互结所致腹痛,两肋痛,腰胯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等症状。

常用方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附子配大黄、细辛。

3、因寒所致疼痛证

(1)风寒湿痹证

常见症状:四肢痿弱,足不能行,不能屈伸,膝盖疼痛。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以附子配伍甘草、白术桂枝。用于骨节疼,牵拉疼痛,不得屈伸。

(2)虚寒头痛

常见症状:头痛隐隐,绵绵不休,遇寒加重,颈背隐隐觉寒冷。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必效散,用姜汁炮制附子,配高良姜,用于偏正头痛,年久不愈。

临床上,也常配白术、天麻、川芎、白术等治头痛药。

(3)胸痹心痛

常见症状:心绞痛爆发,疼痛剧烈,或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能平躺,手足寒冷。

如《金匮要略》薏苡附子散,以附子配伍薏苡仁,用于上述症状。

也有用附子配伍桂枝、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用于冠心病心阳不足证,见上述症状者。

(4)腹痛

用于寒凝气滞腹痛证,常见症状:腹痛,或兼两肋处疼痛,遇寒痛加重。

《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用炮附子配大黄、细辛,用于两肋部疼痛,兼腹痛,便秘。

腹痛

(5)痛经

可用于寒凝气滞痛经、月经不调,常见症状:痛经,小腹发冷,遇冷加重,遇暖痛减。

小温经汤,用炮附子配当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小腹冷。

或亦可配伍川芎、赤芍、小茴香等行气活血药。

#健康科普排位赛##哆咖医生超能团#二、现代药理作用

1、有明显强心作用,熟附子强心作用较强。煎煮时间越久,强心作用越显著,且毒性越低。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能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加快心率,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改善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对关节肿有明显消炎作用,有抑制疼痛作用。

3、成分乌头碱、乌头原碱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4、生附子能引起实验动物血压下降及心率减缓。而成分去甲猪毛菜碱又有升压作用。

5、有提高免疫功能、调节体温、止泻、抗溃疡作用。

6、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明显提高。

7、乌头、附子和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黏膜和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产生瘙痒和热感,继而麻醉,丧失知觉。(附子的毒性作用)

8、还有抗休克、降血糖、保护关节液、抗炎、局麻等作用。

附子是一味有毒的中药,需要炮制,需要先煎,它的毒性随炮制和煎煮而降低。关于附子还有很多注意事项,以及炮制方法,下一次我们再说说附子的毒性、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中国药典》《中华临床中药学》《思考中药》《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相关阅读:

1、真实的人参有那么神奇吗?可用于急救、脾胃虚、糖尿病、改善记忆力

2、大黄,小量健脾胃,大量治便秘,久用副作用增加,临床曾用于水肿、肥胖、高脂血症

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可留言。如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每天学一味中药”系列文章每日更新一种中药,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心脑血管#心绞痛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