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达到巅峰到信用崩盘,乐视让所有人都学到了很多

2020-07-21新闻4

谈起乐视,评价君最深的印象,就是2016年底时,当时乐视颓势已现的时候,一个乐视员工来面试,她表示,乐视是国内第五大互联网公司,前四大是BATJ,所以他们是第五,那信誓旦旦的表情,让人差点就相信了。

记得2015年5月13日时,乐视市值一度高达1656亿元,那时候可能确实是前几大,但到了2016年底时肯定不是了,所以评价君印象深刻。

说起乐视,可能现在所有人都能说出一堆其失败的原因,但其实在2015年,其如日中天的时候,又有谁能看出来呢?

2015年,评价君写过一个《乐视超越苹果 未来生态大战谁唱主角》,介绍了乐视部分超越iPhone的情况。这是赛诺公布的2015年8月份中国移动市场EBP市场月度分析报告中的,在3000元+价位段上,乐视以4.5%的线上市场份额进入手机行业线上份额前五,而被赶超者中就包括苹果以及三星。

可以看出,2015年那时候的格局是多么有趣,与现在相比,就是魅族和联想下去了,OPPO和vivo上来了。当然还是看乐视,评价君写道“由于有整个生态系统支撑,乐视提出了按量产成本定价的思路,也决定了乐max的综合素质会比同价位产品更高一点。”

现在看,当时由于乐视份额不断创新,以及大家对其综合实力的不清晰,总是比较积极地看待其手机的发展的,殊不知当时其就没有核心的运营思路和布局,一切都是急功近利。

(双12的时候,乐视还曾排在第二,确实不可能不被市场、行业所重视。)

到2016年,评价君发现乐视开始新的玩法,比如云服务等等,比如一篇《乐视云6大VaaS场景惊艳亮相 成最大视频云生态》,但其中写得还是比较不切实际,什么金木水火土人,六大要素等等,总体描述都是务虚,而不是务实的。能把云服务和五行联系在一起,也是人才了。

同时,乐视还推出盒子、手机、儿童手表,当然还有电视等产品,但锐气已没有2015年足,陷入胶着混战,乐视疲态已显。

到了2017年,评价君跟热点写了《四面征战无根据地 回顾蒙眼狂奔的乐视的难点》,介绍了乐视手机、电视、汽车、视频网站各方面多面出击下的软肋。当然不止评价君,当时所有人都看到了乐视的虚弱,然后人们对乐视的信心完全崩塌。

评价君翻起这些,无非是想说明,当时,很多媒体也和评价君一样,对乐视从数字上的欣喜,到对具体业务的迷惑,到最终对其诚信的摒弃,一般都是这三部曲。

而显然,乐视也通过一次次生动的发布会,给所有人,尤其是跟乐视的关联方,勾勒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并且只谈生态,但不谈具体业务表现。

直到有一天,当人们发现地主土豪也拿不出钱来,也只能欠账赊账的时候,一切才变得清晰起来。可以说,从巅峰到信心崩盘,乐视也只用了两年时间。

其实,也不能怪那些曾经相信乐视未来的人,所有人都会犯错,乐视会犯错,相信乐视的人也会。试想,当贾跃亭宣布要造车时候,大家肯定还是更相信一些,至少要比李斌造车时候更相信一些,毕竟贾背后还有个更庞大的乐视背书。谁能想到乐视反而造不出汽车,而蔚来却一辆一辆开过来呢?因为毕竟大多数人,他们既不真正了解贾跃亭,也不真正了解李斌。

可以看到,不管是乐视电视的用户,还是购买乐视股票的股民,还是报道乐视的媒体朋友们,都从乐视的巨变中学到了很多。不讲产品真实表现,要么只讲细枝末节的,要么只讲战略构思的,企业家梦想的,都十分可疑……大家确实都已提高了警惕,也不会轻信了。

而除了乐视的竞争者,可能更多人还是不希望这种大崩盘的场景出现,很多人也在心中默默念着,但愿乐视这样的“传奇”,不会再次出现吧。

#乐视#崩盘#巅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