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文明实践在上海”活动走进松江 千年古镇绽放文明新花

2020-10-13新闻3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通讯员彭璐10月13日报道:“文明实践在上海”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今天下午来到松江泗泾。广大市民群众跟随直播镜头,在线上“云”参观了“三宅又一生”和“马泗宾堂”两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领略泗泾特有的古镇魅力。

“三座老宅子是明清时代程氏、管氏和孙士林的古建筑,在我们泗泾古镇启动文物保护更新与利用工作的时候,它们作为第一批整体修缮项目重获新生,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活动现场,讲解员查丽莉向大家介绍了“三宅又一生”名字的由来。

“文明实践在上海”活动走进松江 千年古镇绽放文明新花

“文明实践在上海”活动走进松江 千年古镇绽放文明新花

管氏宅设有视觉文化文创产品展览,志愿者向主持人展示了吉祥物“泾泾”。孙士林宅作为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教学实践基地,正在展出的是古建筑木作法展览。在“三宅又一生”文明实践点二楼的公共课堂,主持人还与市民现场体验制作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版画作品。

在另一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马泗宾堂”,主持人带领大家体验了皮影戏、十锦细锣鼓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参加了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沙龙活动。

“文明实践在上海”活动走进松江 千年古镇绽放文明新花

“文明实践在上海”活动走进松江 千年古镇绽放文明新花

座落于松江区东北的泗泾镇,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享有“郡东十八镇,泗泾第一镇”的美誉。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泗泾镇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紧抓“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的定位,推动文化育文明,开设了深受市民喜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通过开展各类宣讲课堂、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泗泾镇着力将文明实践站点打造成聚集人气、传播思想、实践文明的“百姓之家”。

今后,泗泾镇还将继续结合古镇特色进行整体修缮,在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等场馆基地建立更多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联起泗泾老街的各处文化点位,打造出兼具“江南文化”、“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特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传递文明风尚。

“文明实践在上海”活动走进松江 千年古镇绽放文明新花

据介绍,截至10月12日,松江区已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7个,居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50个,在“上海松江”APP发布可供市民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54个。

松江区在整体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区中心-街镇分中心-居村实践点”三级矩阵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资源整合,延伸文明实践触角。聚焦“上海之根”深厚的历史底蕴,松江区依托“一核多点”立体文化空间新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群;聚焦“制造重镇”企业集聚规模,松江区持续探索产业工人群体文明实践创新路径;聚焦“高校之府”专业人才优势,松江区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驻松高校志愿服务联盟,让文明实践焕发出更多青春力量和专业活力。

本次活动由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各区文明办、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共同主办,全程通过上海松江APP、阿基米德APP、“上海志愿者”官方抖音号和东方网四个平台进行直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