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2020-10-14知识7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概念,原理,操作和数据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紫外光波长范围2000埃~400纳米,400纳米以上是可见光了。有的物质可吸收紫外光,利用这个吸收特征来测物质含量,就叫紫外光度法。光源要能发紫外光的,一般用氘灯。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有何异同 1、测量的范围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量程为200nm~600nm间,其中包括部分可见光。(2)可见分光光度计量程为320nm-1100nm,能满足不同物质的测试。2、所用的灯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通常用氢灯或氘灯。(2)可见分光光度计通常采用钨灯或卤钨灯。3、原理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是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2)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低杂散光,高分辨率的单光束单色器,保证了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和更高的分辨率。扩展资料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又因为许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峰,所以可用紫外分光。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记忆_染成画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和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spectrophotometry,UV-VIS)1定义: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2分类: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2)灵敏度高;(3)选择性好;(4)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5)用途广泛。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物质对光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利用被测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来了解物质的特性,这就是光谱法的基础。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出该物质在测定波长范围的吸收曲线。在吸收曲线中,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2.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1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关的电子有三种,即。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紫外-可见分光2113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5261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4102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1653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蛋白质的含量的原理? 1紫外吸收光谱是基于物质的生色团和助色团的特性对紫外光谱的吸收,可用于物质的鉴定和结构分析.2参与蛋白质组成的20种氨基酸中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的R基团中含有苯环共轭双键系统,在紫外光区(220-300nm)显示特征的吸收谱带,最大光吸收(?max)分别为279、278、和259nm。由于大多数蛋白质都含有这些氨基酸残基,因此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测定蛋白质含量。因此可以用标准曲线法在280nm测样品吸光度,求得蛋白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稀溶液中物质量浓度于其吸光度成正比1.基本原理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即朗伯-比尔定律,这是吸收光谱法定量的理论依据,其关系式如式 3-1:A=ECL 式(3-1)式中 A 为吸收度;E 为吸收系数,即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的吸收度数值;C 为溶液浓度;L 为液层厚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 200~760nm 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的光谱分析方法。《中国药典》(2005 年版)有 10 种药材用该法进行药材的有效性评价。其主要特点为:灵敏度高,可达 10-4 g/ml~10-7 g/ml;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 2%~5%。中药中有紫外吸收的成分或本身有颜色的成分,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溶液的吸收度与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均可用此法进行分析。本法适于大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如总黄酮、总蒽醌、总生物碱等。2.定量测定法测定时,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 1cm 的石英吸收池,在选(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 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光度,或由仪器在选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读数,以在 0。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概念,原理,操作和数据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紫外光波长范围2000埃~400纳米,400纳米以上是可见光了。有的物质可吸收紫外光,利用这个吸收特征来测物质含量,就叫紫外光度法。光源要能发紫外光的,一般用氘灯。光源的波谱范围一般都宽,为防止其它波长的光的干扰,采用分光的方法将光分离(即棱镜原理,一般用滤光片)。将需要的波长透过狭缝,其它光被阻挡,减小干扰。光穿过比色皿时被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照射到光电传感器件,而转换为电信号而显示给我们。使己知浓度的标准和样品溶液比对。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1、原理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2)荧光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荧光谱线位置及其强度进行物质鉴定和含量测定。可根据不同的物质其组成与结构调整所吸收的紫外-可见光波长和发射光的波长。2、应用范围不同:(1)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实验室。例如: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63562鉴定物质: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摩尔吸收系数ε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等。(2)荧光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通常比分光光度法高2?3个数量级。在卫生检验、环境及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生化和临床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3、所用灯不同:(1)紫外光区通常用氢灯或氘灯。(2)荧光分光光度法通常用钨灯或卤钨灯。4、优缺点:(1)紫外分光光度计高自动化程度,维护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2)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专属性较强和使用简便等特点,常用于微量甚至痕量毒物的定量分析。扩展资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与功能: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

#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可见光#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