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代藏书家徐惟起研究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是那三个?除了天一阁还有什么啊?

2020-10-14知识18

明代人物 朱元璋朱元璋,(1328~1398)明代皇帝。即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末,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旋称吴国公《后称吴王》,灭陈友谅、张士城,出兵北伐,克燕京,历15年而成帝业。年号洪武。在文化上,提倡孔教,尊孔子为圣人。论孔学是“治国之良观”。万重藏书的收集,战争期间,令部下访求图书,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移师北伐,命征虏大将军徐达往北京接受元朝皇室藏书,运至南京。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征求民间藏书,建“大本堂”为藏书处所。洪武十年(1378年),又命“有司访求今年书籍,藏之内府,以资观览”。并“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以此达到“治国以教化为先”的统治目的。卒谥高皇帝,庙号太祖。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

明代藏书家徐惟起研究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是那三个?除了天一阁还有什么啊?

曹学_进士出身,明代著名诗人、藏书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为何会痛骂读书人呢?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对联,他自己就是个读书人,为何却说读书人负心呢?这句话首先还是要从一个故事说起。据说:有一个皇亲国戚喜欢养狗,没事了就把狗放在街上看着狗咬人,有一天这个狗在追着咬一个秀才,眼看这个秀才就要命丧狗口了,这件事被一个屠夫看到了,手起刀落就杀了这条狗。再后来是曹学佺负责审理这个案件,他觉得应该杀杀这帮皇亲国戚的一个威风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好好守法,结果皇亲国戚一看判罚要输就找到了这个秀才,给了他一些钱让他修改口供指责这个屠夫。最后还是曹学佺看不下去了,骂到人证物证具在你怎么能恩将仇报,就让人把这个秀才拿出去仗打二十大板,结果这个秀才也就招了。曹学佺一怒之下在文案上写到:“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很多朋友现在都是读书人看到这个两句话就慌了,纷纷出来反驳,这我也是读书人,我就不是这样的人啊!首先这两句话的结合当时的一个情况来说,当时的读书人不如现在这么多,换句话来说当时的文案所写的读书人就指的是现在这些所谓的大师一类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人,而屠狗就是讲的是相对从事工作低微贫贱的这一类人,负心人也不是辜负女人情意的人而是。

明代藏书家徐惟起研究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是那三个?除了天一阁还有什么啊?

中国十大藏书家,可有绢书收藏? 做个藏书家是非常非常地难。特别是老年人,藏书对他已经毫无意义。上海从前有个著名文化人郑逸梅,当年人称上海文化活字典,肚子里无穷无尽的掌故,文笔简约,喜欢养花,他养花的形式独一无二,即在石库门房子的前楼外的天窗上摆满花盆,当然他的藏书甚丰,有很多善本,甚至孤本,房间就是书的天地。可是,后来怎样呢?他坐拥书城,闻到的不是书香而是霉味,书也蒙尘或被虫啮蚀。老先生九十几岁仙逝后,他的子孙马上打电话给上海古籍书店,要求收购他家藏书,当然,来不及甄别,书店人员估了个价,付了二千元便将老先生一房间的书运走了,足足装了一大卡车。有人说,其中有的书,一本就超过二千元。那还是上世纪末的事情。老先生爱书如命的因子一点也没有遗传给下一辈。但卖给书店也是件功德事,如果卖给废纸回收站,那么老先生在九泉之下更要泪泉了。

明代藏书家徐惟起研究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是那三个?除了天一阁还有什么啊?

明代文学家,藏书家,宋什么澄?

有关读书好处的2个道理论据和2个事实论据 读书可以使一个人从无知变成有知.读书可以懂更多做人的道理.不读书大概也是可以生活一辈子的.那也是一种生活.祖祖辈辈的农民大都是这样的.知道了节气的转换.知道种什么作物。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是那三个?除了天一阁还有什么啊?

翻译“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意思是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出自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全文结构。

#明朝#曹学佺#文化#读书的意义#读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