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影响非饱和土壤导水率的因素

2020-10-15知识7

如何描述土壤的饱和流和非饱和流,其异同点主要有哪些 相同点:都适合热力学第二百定律和达西定律,即水分从土水势高向土水势低 方向的流动。不同点:(1)土壤水流的驱动力不同。饱和度土壤土水势包括重力势和压力 势;非饱和土壤土水势包括重力势和基质势。(2)导水率不同。饱和土壤中孔隙全部充水,导水率是常数,称 为饱和导水率Ks或渗透系数;而非饱和土壤中部分孔隙被水充知 填,故非饱和导水率或水力传导度的值低于该土壤Ks,而且非饱 和导水率是土壤水基质势或土壤含水量的函数。(3)土壤孔隙对饱和水流和非饱和水流影响有差别。粗孔隙是土 壤饱和水流良好的通道,孔隙大的道土壤透水率高。大孔隙发育土 壤,非饱和水流时,低吸力下,大孔隙透水性较细孔隙强,但水 吸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大孔隙中水被排空,则成为不导水回的孔 隙,土壤导水率急剧下降。细孔隙发育土壤,在较高基质吸力下 孔隙仍保持有水,故导水率虽低,但仍保持一定值,所以较高基 质吸力下,砂质土壤的非饱和导水率低于粘质答土壤。

影响非饱和土壤导水率的因素

土壤蒸散发影响因素有哪些 土壤蒸散发2113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发(5261散发),是半干旱半湿润的黑4102龙港地1653区水文循环主要的支出项。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改造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土壤蒸散发量在水文循环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局部地区、部分年份的蒸散发量甚至大于降水量—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外流域引水量的一部分也消耗于蒸散发。区域蒸散发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土壤、气象两个方面。1.土壤因素影响土壤蒸散发的土壤因素可分为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土壤质地及结构、土壤色泽与地表特征。(1)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量高时,土壤蒸发实质上接近自由水面蒸发,蒸发率比较稳定。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非饱和渗透系数降低,补给蒸发的水分响应减少。当土壤含水量减少至非饱和渗透系数接近零时,土壤蒸发全部以水汽扩散方式进行。(2)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越浅,土壤蒸发量越大。如果地下水面接近地面,其蒸发量甚至大于光滑水面的蒸发量。因为蒸发表面面积增大了、反射率减少了。(3)土壤质地及结构土壤质地及结构关系孔隙的数量、体积及其连通性,也影响到非饱和渗透系数。根据水分在非饱和土壤移动情况,各种土壤的非饱和渗透系数的。

影响非饱和土壤导水率的因素

有哪些因素影响水的电导率? 影响水电导率的无非: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自来水和超纯水看起来差不多,电导率差的好多。这个不能凭外观判定,离子都是融到水里的,看不到。像饱和的盐水和不饱和的盐水肉眼看不出来,但差距很大。综上,土壤水溶液和自来水电导率有一样的可能性。

影响非饱和土壤导水率的因素

#饱和温度#土壤结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