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 培养基促生长试验依据

2020-10-15知识8

培养基促生长能力及营养性试验和灵敏度是一样的么 不一样,促生长能力只是指会长就好了。液体固体都需要做的。需要阳性菌作对照。灵敏度的概念一般用于微生物限度监测,需要做稀释涂布的,需要标准培养基做对照。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 培养基促生长试验依据

如何促进培养基的生长? 加富培养要么复壮培养我养的菌 牛奶管取出7个培养基只有一扣扣有菌 如图 甘油管取出的涂布培养好多了…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 培养基促生长试验依据

配置培养基的原则有哪些 配置培养基的2113原则有:1、选5261择适宜的营养物质:所有微生物4102生长繁殖均需要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1653、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及能源,但由于微生物营养类型复杂,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首先要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配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合适时微生物才能生长良好,营养物质浓度过低时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浓度过高时则可能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3、控制pH条件: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最适pH条件各不相同,一般来讲,细菌与放线菌适于在pH7-7.5范围内生长,酵母菌和霉菌通常在pH4.5-6范围内生长。4、控制氧化还原电位: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对氧化还原电位(F)的要求不一样,一般好氧性微生物在F值为+0.1V以上时可正常生长,一般以+0.3一+0.4V为宜,厌氧性微生物只能在F值低于+0.1V条件下生长,兼性厌氧微生物在F值为+0.1V以上时进行好氧呼吸,在+0.1V以下时进行发酵。5、原料来源的选择: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尽量利用廉价且易于获得的原料作为培养基成分,特别是在。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 培养基促生长试验依据

配制培养基的步骤? 1、配制2113溶液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5261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4102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最后补足1653所需水分。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将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并不断搅拌,以免琼脂糊底烧焦。2、调节pH值?用pH试纸(或pH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pH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10%HCl或10%NaOH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pH值为止。3、过滤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4、分装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如果要制作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则须将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分装时,一手捏松弹簧夹,使培养基流出,另一只手握住几支试管或锥形瓶,依次接取培养基。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附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装入试管的培养基量,视试管和锥形瓶的大小及需要而定。一般制作斜面培养基时,每只15×。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什么培养基 培养基种类繁多,根据其成分、物理状态和用途可将培养基分成多种类型。(一)按成分不同划分 1、天然 培养基(complex medium)这类培养基含有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

MIC是指(),指在体外试验中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参考答案:最低抑菌浓度

#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lb培养基#细菌试验#细菌培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