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严羽唐诗第一沧浪诗话

2020-10-15知识4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是什么意思? “眼前2113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意思5261是“眼前的景色无4102法写出来说出来,崔颢的诗句已经把这景色表述1653了”。传说在崔颢写下这首七律之后的某一日,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白也来到此地,趁兴登上了黄鹤楼,远眺眺望汉阳城、鹦鹉洲,兴之所至,欲作诗一首。在读到崔颢这首浑然天成的题诗后,李白钦羡不已,大为折服,为之敛手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搁笔而去。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就记载了这则李白登楼欲赋诗却搁笔而去的故事。后人有感于此,乃于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搁笔亭,以志其事。拓展资料: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参考资料: 崔颢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严羽唐诗第一沧浪诗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什么意思? 意思: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出自:唐代·崔颢《黄鹤楼/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翻译: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注释:1、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2、返:通返,3、空悠悠:深,大的意思4、川:平原。5、历历:清楚可数。6、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8、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9、乡关:故乡。扩展资料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诗歌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严羽唐诗第一沧浪诗话

王昌龄李颀 在盛唐诗坛上,有一批位卑而名高的诗人,他们在仕途上落拓不遇,但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却激荡着其诗情,使他们的创造才华喷涌而出。尽管他们在题材上各有侧重,在形式上各有。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严羽唐诗第一沧浪诗话

李白与杜甫关系怎样?

诗歌具有什么特点?艺术美,音韵美 一、回答:1、简答: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黄鹤楼》这首诗,是唐诗中是经典的七言律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后人也多以《黄鹤楼》为唐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这首诗的意境,有三个方面:一、仙迹渺渺《黄鹤楼》的前两联,是追怀曾经发生在黄鹤楼的仙迹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yī]的仙人,乘鹤在此休息登仙。《寰宇记》上说:“昔费文伟(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名。又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路过此地(见《齐谐志》)。而今诗人登上黄鹤楼,没有黄鹤,没有仙人,唯有白云悠悠。仙人,象征着长生,象征着能摆脱俗世牵绊的自由,在对古之仙迹的追怀中,暗含着诗人的超脱自我的渴望。二、天地悠悠《黄鹤楼》的第三联,从对古代仙迹的追怀中,转到眼前之景,但见天高地广,草木历历,芳草萋萋,营造出一个天地悠悠的广阔意境。天地越广大,个人就越渺小,个人就孤独,人在天地之间,无所联结,无所凭依。三、人生茫茫正因为人在天地间无所凭依,所以就会思念起故乡,渴望寻找到人与世界的。

时代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是什么意思? 1、时代背景2113: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5261或现实环境,比如4102在近代,我们中国的1653时代背景就是身处帝国主义和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压迫的国家。2、历史背景:一般指某一个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3、文化背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影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所创造和积累、发展起来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人类文化随着发展出现不同的类型,对人的发展便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扩展资料:一、时代背景例句:1、吴晗《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于谦的建议到了北京,早上到,晚上就批准,是有其时代背景的。2、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性格是随时代背景而改移的。3、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说是以新加坡为时代背景,写失业的华侨工人,谈矿工和海员的艰苦生活。二、历史背景:如鸦片战争背景。1、国内背景:清朝统治走向衰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政治上,清朝统治的腐朽日益暴露,军事上,装备。

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是什么意思? 起源是由于崔颢的2113《黄鹤楼》:昔人已乘5261黄鹤去,此地空4102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65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来到黄鹤楼,想趁着酒意题诗一首,但是他读了崔颢的诗以后,出了一身冷汗,心想幸好没有写,否则可能会献丑,因此上说了这句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颇有影响。李白所做的《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两诗都明显地摹学此诗。其《鹦鹉洲》诗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据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辛文房《唐才子传》)历代论诗者对此诗交口称誉,如严羽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沈德潜以为“意象得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都给此诗以高度评价。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唐诗中有两首诗常被拿来作比较,一是崔颢的《黄鹤楼》,一是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曾被被后人评为七律第一。崔颢的《黄鹤楼》,被宋人严羽、清人吴昌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杜甫的《登高》评价之高,较《黄鹤楼》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那么,为什么杜甫的《登高》会被评为七律第一呢?其一是格律精严。崔颢的《黄鹤楼》虽然也有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黄鹤楼》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诗,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七律。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有人评,杜甫的这首诗八句皆对,这要具体分析,我们都知道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通首对仗会让律诗章法缺少变化。《登高》的首联是句内对举,“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联间“猿啸”与”鸟飞”倒是对仗,但整体又不对仗,因为“哀”与“来”都是平声,且已入韵。这种句式工整中又。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是什么意思? 起源是由于崔大哥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

#诗歌#李白#黄鹤楼#登高#崔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