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线粒体的作用是什么? 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作用

2020-10-15知识6

如何区分细胞内P53表达的是野生型还是突变型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由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rotein)是一种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

线粒体的作用是什么? 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作用

基因是什么东西?它的组成是什么?如何发挥它的作用? 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凡是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的(因此常被视为正常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

线粒体的作用是什么? 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作用

线粒体为什么也有基因? 这涉及到一个关于真核2113生物起源的假说。5261地球上最初出现的生4102物是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明显的核1653,没有细胞器,而者的区别是细菌不含叶绿素,而蓝藻含叶绿素。原核生物统治地球达很多亿年,然后突然出现了真核生物。注意,是突然出现,这非常奇怪,这种飞跃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很难让人相信它们会在这么短时间里进化出来并这么完备。于是一种假说认为,当时一种大型细菌,与一些小型细菌和蓝藻的共生关系,导致了真核生物的出现。假说认为,线粒体是寄生在大型细菌体内的小型细菌,而叶绿体是寄生在大型细菌体内的蓝藻。当然也有人认为小型细菌和蓝藻是被吞噬的,但没有被消化,而是形成共生关系。它们之所以形成共生关系,是因为各取所需,小型细菌具有超强的能量代谢功能,蓝藻这能进行光合作用,这都是大型细菌所需要的,而大型细菌则为它们提供庇护、提供食物和养分来源。在长期的进化中,分工逐渐细化,大型细菌自身能量代谢功能退化,完全依靠线粒体进行代谢;而线粒体和叶绿体则成了不能独立生活的个体。这种共生关系的典型证据,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基因或基因的痕迹,二是它们都有与细胞膜或细胞壁。

线粒体的作用是什么? 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作用

植物的线粒体有什么作用? 主要功能:1,能量转化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

线粒体的主要作用是? 1、能量转化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氧化代谢的部位,是糖类、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线粒体负责的最终氧化的共同途径是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分别对应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糖酵解和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三羧酸循环在会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rn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它和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flavin adenosine dinucleotide,FADH2)等高能分子,而氧化磷酸化这一步骤的作用则是利用这些物质还原氧气释放能量合成ATP。在有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将能量释放后,可产生30-32分子ATP(考虑到将NADH运入线粒体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如果细胞所在环境缺氧,则会转而进行无氧呼吸。此时,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便不再进入线粒体内的三羧酸循环,而是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反应(被NADH还原成乙醇或乳酸等发酵产物),但不产生ATP。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只能在第一阶段产生2分子ATP。2、三羧酸循环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会被主动运输转运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丙酮酸会被氧化,并与辅酶A结合生成CO2、还原型。

#细菌结构#科普#基因合成#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dna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