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费希尔政策评估体系分析教育均衡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0-10-15知识4

教育改革发展中有哪些重大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不仅是教育大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转型时期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靠教育的改革创新来破解,还要通过经济社会。

费希尔政策评估体系分析教育均衡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看待教育部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会对未来的高考制度产生什么影响?

费希尔政策评估体系分析教育均衡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标准是什么 根据《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标准如下:第六条 资源配置评估通过以下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具体包括:(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上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第八条 教育质量评估通过以下9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具体。

费希尔政策评估体系分析教育均衡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两个门槛达标的最低比例要求是什么 近期,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督导办负责人。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一个门槛,即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两项内容,这是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的评估和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两个方面。校际间差距评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

义务教育均衡两个中心是什么意思 上海市《人民日报》2014年3月24日(记者赵婀娜、姜泓冰)题:上海义务教育均衡率先整体通过评估3月16日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663622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上海市申报的17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进行督导检查,认为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建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上海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上海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督导组实地检查17个区县,随机抽查学校204所,其中小学87所,初中61所,一贯制学校37所,完全中学19所,对义务教育学校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4个方面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根据上海市制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学基本达标的评估体系,在师生比、班额、生均公用经费等方面,17个区县的学校基本达到了评估标准;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17个区县的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在0.23至0.52之间,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在0.26至0.42之间。在检查中,未发现能够“一票否决”的重大安全责任。

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bai是在义务教育阶du段,合理配zhi置教育资源,全dao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版校、城乡、区权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拓展资料: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升学考试#学校#均衡教育#基础教育#义务教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