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罗隐 筹笔驿 筹笔驿怀古罗隐前两句概括了诸葛亮的那些事

2020-10-15知识9

罗隐和李商隐都写了一首《筹笔驿》,两诗在哲学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个人认为,没有不同,都是凭吊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经历的回忆,表达对其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慨!不同的地方,也只是个人写作手法上的差异,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都是一样的!所谓哲学思想,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思想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文学作品表面是故事,深层次就是哲学思想!文学作品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通过对具体事物和各类历史事件等的描写,采用如比拟,借代,对比,暗喻等等各种修辞手法,对社会上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人性本质等进行描写,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内心的思考!试对这两首《筹笔驿》做如下解析。(筹笔驿,地名,诸葛亮北征时在此驻扎过。罗隐的《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两句讲诸葛亮为了刘备离开南阳,为蜀国的创立而北征(曹魏)东讨(东吴);当时机成熟,顺利的时候,天地都来相助(借东风火烧赤壁),运气不好时英雄也一筹莫展(关羽走麦城,张飞死,刘备东征败,无得力干将至使北伐失利)!这一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可谓千古名句,既有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也是他对历史上相似经历人物的总结和看法。但是把个人是否有所成就,简单归结于个人的时运。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 这首七律自然是借凭吊诸葛孔明来抒发自己心情,没有疑问的。同朝代的李商隐也有同名咏怀古迹诗。两首诗都有对诸葛亮表示崇敬,并为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志愿而深感遗憾之意。同时这两首诗都把诸葛亮北伐失败归咎于天命,罗隐叹息说“运去英雄不自由”,李商隐也说“关张无命欲何如”,时运不济,英雄也徒呼奈何。后人经常也引用“时来运去”这一联来感叹命运无常,无力回天。总之罗隐这首七律是很有生命力的一首诗,后人多次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11分) 1.①事迹:走出南阳辅佐刘备,北伐运筹帷幄,赤壁之战借助天时地利大捷,时运不济事业受挫。②作用:这些史实中寄寓了诗人对诸葛亮忠智的赞扬,对其命运的感慨,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2.①用衬托、拟人等.

#刘备#罗隐#蜀国#诸葛亮#三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