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家卫健委: 医养构应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护理员等人员联动机制

2020-10-15新闻4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遵循全面性、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10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南》)。

国家卫健委: 医养构应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护理员等人员联动机制

据悉,本指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主要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服务。

国家卫健委: 医养构应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护理员等人员联动机制

《指南》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要求,包括机构设置、科室设置、设施设备配备等要求。

二是明确养老服务管理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照护评估等方面的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并加强质量管理。

三是明确医疗服务管理要求,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护理服务管理、医疗康复服务管理、安宁疗护服务管理、感染防控管理、传染病管理、用药管理、病历管理。

四是明确医养服务衔接管理要求,包括服务有效衔接和信息化管理。同时,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志愿服务等人员联动的工作机制。

五是明确运营管理要求,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外包服务管理、签约及投诉管理、收费管理。

六是加强安全管理,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安全巡查管理、出入与人身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财产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

国家卫健委: 医养构应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护理员等人员联动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一直以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是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此,《指南》做了以下具体说明:

突发事件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火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老年人自伤、跌倒、噎食、窒息、误吸、坠床、走失、烫伤等。

应当明确机构内部应急管理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制定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突发事件类型、职责分工、处置原则、处理流程、工作要求等。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当按要求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发生疫情,应当按要求及时向机构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制定安全管理预案。 明确发生安全事件时,组织应对、报告、参与、求助外援、提供物资、善后处理等部门及人员职责分工。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养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