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封“假遗诏”,为何却能让扶苏自尽?遗诏的影响力很大吗?

2020-07-21新闻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回程中因病去世,但是赵高和丞相李斯隐瞒了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而且还毁掉了秦始皇原本想册立公子扶苏继承大统的遗诏,重新矫诏,也就是制定了一份“假遗诏”,一方面逼迫公子赴死自尽,另外一方面则是拥立秦二世胡亥继位。

然而问题是当时秦朝大将“蒙恬”明明极力阻止扶苏自尽,并提出了建议让扶苏重新请示一下。

那为何扶苏还是一看诏书就自尽了呢?先不说当时的蒙恬已经对“遗诏”的真假产生了怀疑,遗诏的影响力真的就这么大吗?

事实上,在扶苏收到诏书之时,这份“遗诏”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他如果不死,那么最后死的人只会更多。

遗诏的影响力

大家想啊,“遗诏”作为封建王朝每一任帝王生前所遗留的最后一份诏书,其往往都承载着政权的交接之责。

也就是会通过遗诏把政权交给下一任政权的继承者。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遗诏”的影响力不但要大于封建统治者生前所下达的任何一份诏书,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封建时期那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皇权”。

当然,这是建立在“真遗诏”的基础上。

如果是一份“假遗诏”的话,那就是篡权夺政了,不但在封建礼法上属于大不敬,在秦朝的律法上更是属于“十恶不赦”之举。

如果这么看的话,扶苏确实不用死,甚至还可以据理力争,从秦二世手中夺回原本属于他的“皇权”。

扶苏的无奈

但问题是扶苏所接到的这份“假遗诏”不一样啊,其所代表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份“假遗诏”,更代表的是站在“胡亥”一边的政治势力。

要知道,这份“假遗诏”可是由“赵高”以及丞相“李斯”共同拟定的。

而不论是丞相李斯,还是宦官赵高,在当时秦朝中的地位可都是仅次于秦始皇的存在。

如今秦始皇驾崩,虽然消息还未暴露,但是能控制住这两个人的还有谁?

胡亥吗?显然不能,胡亥自身都已经被赵高控制了。

难不成是蒙恬?

如果从蒙恬手握三十万兵马驻扎边疆修长城的情况来看,蒙恬的实力确实不弱,扶苏也在蒙恬跟前,两者的关系也不错。

确实有可能成为扶苏翻盘的筹码。

但问题是秦始皇当时修秦始皇陵的时候可是动用了近80万的兵力,注意,不是民力,而是实打实的秦朝官兵。

而这八十万秦朝兵马的管理者,正是秦始皇陵的设计师“李斯”。

朝中官员更是不用多说,赵高在朝中经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没有把握的话,赵高他敢撕毁遗诏吗?

所以,从这封假遗诏的背后政治势力来看,扶苏实则跟孤家寡人没什么区别,他本身在外就没有什么亲信官员政治势力,军事实力更是只有蒙恬这三十万兵马。

那么对上满朝文武以及咸阳城附近那保底的八十万大军,扶苏又拿什么翻盘呢?更被提蒙恬也只是怀疑,而不是确定了。

故而扶苏除了被逼无奈自尽身亡以外,又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

结束语

显而易见,扶苏的难,就难在他根本无力去阻止赵高的计划,如果强行翻盘的话,即便蒙恬帮他,最终也只会让蒙恬以及那三十万大军陷入危机。

当然,还有秦朝那众多的无辜百姓。而且到最后他终究还是会很大概率的面临一个跟这封假遗诏所说的一样的结局。徒增伤亡罢了。

因此,扶苏也就只能留下一句“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的无奈之语而被迫自尽,在扶苏的眼中,这封遗诏的真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那份痛苦,那份凄凉,恐怕也只有当时在他身旁的蒙恬能懂吧?

#秦朝#太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