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2020-10-16新闻6

建设广州非遗街区、打造广州西关永庆坊旅游景区、传播西关文化底蕴,是荔湾区一直以来探索文旅融合的重点。作为代表非遗文化输出的 “三雕一彩一绣”,正是利用老城区的文化土壤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引导非遗走向市场,大力发展非遗文创,变政府“输血”为自我“造血”,让老城提升活力、焕发生机。

源起唐朝,自成特色

据《广州汉墓》著录,木雕作为工艺品出现,始见于广州三元里马鹏岗西汉前期汉墓出土的武士俑和骑马俑。唐代,东南亚国家的贵重木材经广州入口,刺激了广州木雕业的兴起,广州木雕得以发展。明代清初,荔湾区文昌北路一带开设了数十家酸枝木器作坊,人称“酸枝街”,闻名于内外。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一批木雕艺人被皇帝召入宫中养心殿造办处,被要求制作御用硬木器具,世称“广木作”,后世将广木作与京木作、苏木作并列为我国家具三大流派。

广州木雕素以精细、繁复、华丽而闻名,其工艺所采用的木料主要是紫檀木、酸枝木、花梨木、坤甸木、樟木、柚木等。其制成品主要包括广式家具雕刻和建筑装饰木雕两大类。广州木雕注重保留木料的天然纹理,打磨光滑,髹漆明亮,配合各种具体形象的雕刻,形成天工与人工相结合的风格效果。广州木雕注重具体形象的雕刻,讲究繁复而精细的装饰性,装饰面积往往达到80%,形象则追求粗犷而豪放,气势恢宏,是艺术装饰性与生活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广州木雕的题材多样,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又有渔、樵、耕、读;纹样既有龙凤狮蝠、八仙三星、如意八宝、梅兰竹菊、岭南佳果等传统吉祥式样,又有虎爪脚、法国式图案洋花、双狮滚球等西洋式样,独具广州风味,形成绝佳的岭南艺术风格。

技艺精湛位列非遗

作为广州木雕制作成品之一的“广式硬木家具”,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广州市级非遗项目,是广州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代表。其制作工艺包括设计、开料、做坯、装饰、打磨、打蜡、装配等多道程序,用料异常考究,所用硬木还须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且一件家具只用一种木料,从不互相掺用,甚至只用一根木料制成。经精心装饰的家具,最后还要打磨平整和上蜡,一般均不施油漆,让木质袒露,以显天然本色。

广式硬木家具有橱柜、床榻、桌案、椅凳等多个系列,形纹图案装饰丰富多彩,有龙凤狮鳌、四季花卉、田园景色以至古代英雄人物故事等,装饰效果明光闪亮,璀璨绮丽,造型雄浑稳重,风格繁密华缛,典雅辉煌。清代,广式家具更成为宫廷家具的主要来源,康熙年间的戏剧名家李渔,在游历广东观赏了紫檀、花梨木家具后,就已惊叹“制法之佳,可谓穷工极巧”;明末崇祯宫廷中,已有广式家具铁梨翘头案。

地处岭南文化的发源地的荔湾区,在明代已兴起木雕业,20世纪抗日战争爆发,广州被日军侵占,广式家具萧条中落,抗战胜利后又逐渐复苏发展,传承延续至今,现分布于广州市内各区及周边地区,尤多集中于荔湾区的上下九路、西关、新胜街一带。荔湾区现有广州木雕广东省级传承人1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州市级传承人1人,项目保护单位是广州市荔湾区耕酸堂木制品店。广式硬木家具作为我国传统家具大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已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情系西关,传播海外

广州木雕广东省级传承人唐锦全,自小生活在西关,对家乡独特的岭南文化艺术有很深的情怀。1980年,唐锦全进入广州华南木雕厂,师承著名木雕工艺美术师杨广海,他一心钻研广州木雕技艺,手法日益纯熟,5年内全面学习掌握了浮雕、镂雕、圆雕、镶嵌雕、通雕、透空双面雕等木雕刻技法,并能独立设计制作完成木雕作品,13年后,唐锦木创办大唐红木工艺厂。

2006年,唐锦全设计制作的鸡翅木微型《西关趟栊》木雕工艺品作为政府礼品赠送给到访广州的哥德堡号成员。趟栊门(亦称“推拢门”)是岭南地区的一种独特古门窗艺术,这件精品精选纹理交错清晰的鸡翅木,运用通雕等技法,将独具特色的西关趟栊按比例浓缩于木头中,形成了趟栊门的微型木雕模型。

近年来,随着红木产量逐年下降,成本提高,现代家具的流行又带来较大的经济冲击,利润有所下降,加上设计与雕工紧密结合的木雕工艺需要多年艰苦的学习与实践才见成绩,常使新一代学徒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使得此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艰难处境。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唐锦全就一直致力于传授木雕工艺,期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传承这项技艺,他不仅传授木雕基本雕刻技巧,并且将木雕造型设计、图案搭配等有机地融会于教学实践之中,使受教者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西关趟栊》

唐锦全木雕作品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唐锦全正在制作木雕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唐锦全木雕作品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唐锦全木雕作品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木匠之家,薪火相传

刘伯浩生于广州一个木匠之家,8岁就和木头结下不解之缘,并将其发展为一生追逐的事业。1977年,刘伯浩正式进入国营单位“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深造学艺,跟从父亲刘锦礼家族传承“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并跟随多位大师学习,习得多种工艺技法,2014年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州市级传承人。

《荷塘月色》酸枝笔筒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刘伯浩在传统广州木雕的技艺基础上,打破了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的单一工种作业的局限,打造出具有地道广府特色的广式红木家具,其代表作《和合二仙沙发》《琴棋书画沙发》《宝鸭穿莲荷叶床》等,充分体现了广府文化特色。

《凤鸣爵禄罗汉床》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

《蝠竹纹顶箱柜》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

《双龙戏珠木雕摆件》

【岭南文脉】广州荔湾:非遗新出彩,活力永庆坊——走进广州木雕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

无独有偶,除了制作家具,广州木雕作为装饰工艺也最富特色,其制作工艺炉火纯青,既有巴洛克式的集雕刻、镶嵌、彩绘等于一身,又有洛可可式的,汇多种技法、手法于一体。其雕刻有浮雕、圆雕、线刻等技法,尤喜透雕,刀法洗练,层次感强,通体玲珑;镶嵌更为讲究,独创了多种新技法,有以大理石嵌于桌面或椅背的理石嵌,以五彩缤纷的厚片螺钿为材料的螺钿嵌,以琥珀、玛瑙、珊瑚、宝石、金银、牙、角、木、瓷等为材料的百宝嵌,还有分高嵌、平嵌、高平混合嵌不同样式的骨嵌等,此外还有描金、彩绘、贴黄、掐丝珐琅等装饰手法,且常常兼而用之,把镶嵌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类别 原创】

【记者 早茶】

【编辑 橙子鱼】

见习编辑 小明

通讯员 谢德明、赵明

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