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黄姚古戏台

2020-10-16新闻4

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尤其在城市大兴土木的今天,那些历经岁月风雨及天灾兵燹之后,仍能屹立不倒的古建筑,更是弥足珍贵。

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黄姚古戏台

戏台,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锣鼓声喧,丝竹悠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纷纷粉墨登场;忠义节孝,悲欢离合,古今多少事,尽在戏台中。千百年来,变的是台下的观众,不变的是戏文里的故事,那日渐斑驳的古戏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群,以明清时代为主。其中黄姚戏台、黄田戏台、莲花戏台、公安大田戏台、石龙戏台都是贺州的知名古戏台。

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黄姚古戏台

黄姚古戏台位于昭平县黄姚镇黄姚街,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道光年间以及近年多次重修。占地面积95平方米。坐东向西,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前台长8.7米,宽5.5米,高3米,台面离地1.65米。分前后台和左右厢房,右厢房有木梯可登台。台基全部用大青石块镶砌而成,舞台中间铺设木板,左右两边有木栏杆,前后台用板屏风间隔;屏风中间有一横匾,上镌“可以兴”三个金色大字,为清代举人林作楫题书。屏风两侧有门,左门楣书“飞燕”,顶上绘“古松寿鹤图”;右门楣写“惊鸿”,顶上画“梅花鸟语图”。后台长13米、宽3.3米,三侧用火砖围砌,后侧开有花窗。戏台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阁顶塑有二龙戏珠;台天花板中间有一幅“双凤奔月图”,前台三道柱刻有“闻声乐则生矣,不防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正须继以心思”;后柱联语为“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庆清平乐,霓虹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戏台基部四周用方形大石板砌成,十分牢固美观。

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黄姚古戏台

前台台面铺设木板,于地面架空,台底四角还放置有四个大水缸,以增强共鸣,故每当台上敲锣打鼓时,锣鼓声响彻黄姚古镇,10公里外的高地仍可听到。

贺州境内遗存的古戏台建筑——黄姚古戏台

每当逢年过节,人们就要请剧团到台上公演各类文艺节目。戏班主要来自湖南、桂林、平乐和钟山等地。

#民俗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