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古代家具有什么特点 支承类家具结构特征

2020-10-16知识27

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

中国古代家具有什么特点 支承类家具结构特征

中国古代家具有什么特点 史前家具是指出现在远古时代至公元前16世纪的家具史前家具的主要特征:(1)家具雏形的出现。主要表现在木棺、木豆、木斗、木匣、木俎、木案等的创造。(2)石斧、石锛等工具的出现。制作工具主要是石斧、石锛的应用,以及榫卯制作的石凿、骨凿、角凿、石楔、木棒出现。(3)简单的结构形式出现。木构件横竖咬合,板与板相拼采用企口衔接结构形式。家具的挖磨、捆绑形式或支撑等工艺形式开始出现。夏、商、周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1)家具母体形象的出现。俎,在虞氏时称为“完俎”;完,“断木为四足而已”(汉代郑玄的说法)。夏后称为“厥俎”,多用于祭祀,其形状是两侧腿间出现穿插的横枨。商时称为“具”,利用树枝多弯曲的特点,俎腿做成弧形,并穿插于落地加长的横枨上,使木结构趋于合理,这应该就是后来几案“拖泥”结构的母体形式。(2)席、床等文字的出现。(3)家具装饰纹样的漆画出现。2.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约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这个时期,青铜器开始衰落,漆器开始大量生产。铁骑工具的产生、髹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作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家具品种:俎、案、几、床、舆、禁、座屏、箱和架。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家具有什么特点 支承类家具结构特征

家具的类型及分类? 现代居室装修中家具的配置都以购买成品件为主,尤其是造型结构复杂、使用功能多样的家具在家庭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家具的种类可以从多角度来划分,在实际生活中一般分为材料类型和结构类型两大类。按材料划分1.实木家具以实体木材为主要构件制作而成,主要使用松木、杉木、杨木、椴木、梨木、柳木、檀木等原始木材,通过切锯成板材、方材后相互拼接构造而成,木质纹理色泽美观、亲和力较强、档次和价格较高。2.木质家具使用实木和各种木质复合板制作而成,这类家具取材成型方便,制作成本低廉,一般使用机械车床加工,外贴饰面材料,色彩纹理丰富多样,并可以分解组装,变化性强。3.金属家具使用金属型材构成,如各种形式的钢铁管材、板材。它利用金属高强度的特点作为家具的支撑结构,但是与人相接触的面域,如座、靠背、扶手等部件仍然采用木材、皮革、塑料等型材,材质对比度强,轻巧美观。4.竹藤家具使用竹材、藤材编织构成。这种家具充分利用竹藤等自然资源,具有传统特色,竹、藤家具色泽美观、质地坚韧、富有弹性、加工方便,容易被虫蛀,因此不宜清洗,在装修中可以适当选用。5.塑料家具使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的整体或主要构件,成本低、重量轻、强度。

中国古代家具有什么特点 支承类家具结构特征

支承类家具有哪些? 支撑类家具指直接支撑人体的家具,也有称之为座卧类家具。此类家具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家具类型之一,是人类早期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使用、创造的生活用品之一,也是。

仿古家具和传统风格家具的形式有哪些特点? 其特点如下:1、珍贵高档品牌家具 是用名贵高档木料制作的品牌家具,注重材料的档次和制作工艺,这种家具做工精细,耗费工时,艺术价值高。珍贵高档家具,还包括有名师工匠。

家具按结构和包装可分为哪些种类?

#家具#榫卯结构#家居#家具品牌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