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钢筋半成品存放胎架 双向板钢筋必须满扎吗?哪个规范

2020-10-16知识25

工程施工中主要材料半成品堆放的规定有哪些? (1)大型工具,应当一^头见齐。(2)钢筋应当堆放整齐,用方木垫起,不宜放在潮湿的环境和暴露在外受雨水冲淋。(3)砖应丁码成方垛,不准超高并距沟槽坑边不小于0.5m,防止。

钢筋半成品存放胎架 双向板钢筋必须满扎吗?哪个规范

工程施工中主要材料半成品堆放的规定有哪些 (1)大型工具,应当一^头见齐。百(2)钢筋应当堆放整齐,用方木垫起,不宜放在潮湿的环境和暴露在外受雨水冲淋。(3)砖应丁码成方垛,不准超高并距沟槽坑边不小于0.5m,防止坍塌。(4)砂应堆成方,度石子应当按不同粒径规格分别堆放成方。(5)各种模板应当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地面应平整坚实,叠放高度一般不宜超高 1.6m;大模板存放应放在经专门设计的存架上,应当采用两块大模板面对面存放,当存放 在施工楼层上时,应当满足自稳角度并有可靠的防倾回倒措施。(6)混凝土构件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按规格、型号堆放,垫木位置要正确,多层构 件的垫木要上下对齐,垛位不准超高;混凝土墙板宜设插放架,插放架要焊接或绑扎牢固答,防止倒塌。

钢筋半成品存放胎架 双向板钢筋必须满扎吗?哪个规范

钢筋半成品缺陷 (1)钢筋镦粗通常采用液压式镦粗机,镦粗压力应根据钢筋直径经试验确定,端头镦粗压力参考表2-27。表2-27 端头冷镦压力参照表注:此表仅供参考,压力大小还与母材有关。(2)套丝机的刀具冷却应当采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液,不能使用油类冷却液或者无冷却液套丝。钢筋丝纹与连接套的丝纹应当完好无损,若发现丝纹表面有杂质,应予清除。(3)套丝机属于移动加工机具,每班工作之前,观察刀具是否磨钝或缺齿,采用对刀板进行刀具修磨。对刀时,按照二级重合的原理,以虎钳的上平线端线为基准,将切削头转动,使刀具母线与之重合,通过刀具的调节螺栓,使刀具对准虎钳夹紧中心,然后把压板螺钉拧紧。通过旋转切削头蜗杆,调节刀架张开程度,以符合钢筋规格,试加工螺纹头后,采用专用环规检测螺纹头是否符合尺寸要求。(4)出现半成品缺陷后应当切除后重新加工。(5)丝头质量应符合表2-25的要求。(6)镦粗头外形尺寸(图2-11)应符合表2-28的要求。图2-11 镦粗头示意图表2-28 镦粗头外形尺寸(7)镦粗头与钢筋轴线不得有大于4°的偏斜;镦粗头不能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缝;不允许把带有镦粗的钢筋进行二次镦粗。(8)经过自检合格后的钢筋丝头,应当立即套上。

钢筋半成品存放胎架 双向板钢筋必须满扎吗?哪个规范

钢筋加工厂半成品钢筋堆码有哪些要求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8)钢筋的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检查,确保尺寸准确。(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

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如何区分 一、用途2113钢筋网一般指平面的钢筋5261组合,如楼板4102内的纵横向钢筋,钢筋骨架一般指立体的1653钢筋组合,如梁柱内的钢筋。钢筋骨架是预先帮扎好的,多见于砖混施工(构造柱、挑梁等)提前预制帮扎好,施工时直接整体吊装的都属于钢筋骨架。二、结构钢筋网一般是指纵横排列的钢筋绑扎或焊接而成的网状平面结构。钢筋骨架一般是指钢筋半成品(主筋、箍筋、架立筋等)绑扎或焊接而成的立体结构。三、形状板的钢筋一般为钢筋网,但如果是较厚的板,布置双层钢筋的,就应是钢筋骨架。扩展资料:特点一、钢筋网1、显著提高钢筋工程质量2、明显提高施工速度3、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4、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二、钢筋骨架1、防水钢骨架轻型板出厂时自带专用的BAS复合抗渗涂层,配合屋面整体防水作法形成了可靠的复合防水体系,解决了一般轻质板材易渗漏的问题。2、耐火芯板采用无机材质,不燃烧,且在火中不爆裂、无有毒气体释放,是优良的耐火材料;整板耐火极限大于2小时,满足构件的一级防火要求。

双向板钢筋必须满扎吗?哪个规范 标准规范。跳扎指的是部分分布筋可以各一绑扎一;满扎指的是所有的底板钢筋,负筋,剪力墙筋,梁纵筋 箍筋 构造筋 扭筋 等受力钢筋全部要求满扎,不能间隔,所有钢筋交接点。

#半成品#钢筋机械连接#钢筋骨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