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沧浪诗话 以文字为诗 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格律诗,“沧浪诗话”却把它评为唐七律之首,有何根据?

2020-10-17知识19

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格律诗,“沧浪诗话”却把它评为唐七律之首,有何根据? 严格的说,崔颢的《黄鹤楼》是半首七律,与崔颢斗诗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是“失粘”的七律,和后来的格律诗相比确实有瑕疵。后人为什么说这两首是七律呢?原因是当时的七律还没有完全定型,下面从这两首诗谈起,说一说为什么《黄鹤楼》这首出律的诗,被称为七律第一?一、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下半首是七律,上半首第一句第二句都不是律句,平仄都不符合七律要求,第二联不对仗。这样的写法后来是不能称之为七律的。二、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的这首比崔颢严格多了,唯一的问题是第二三句和第四五句失粘。这种叫做折腰体,勉强算得上七律。三、为什么被认为是七律?黄鹤楼被严羽评价:唐人七律第一。这里不说第一的问题。首先看一下,他为什么说《黄鹤楼》是七律。从严羽文章里可以看出,他对于近体(律诗)的界定并不严格。1.八句不对仗归为律诗: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

沧浪诗话 诗辨的主要诗学观点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格律诗,“沧浪诗话”却把它评为唐七律之首,有何根据? 那可能是后人添油加醋拉入律诗队伍的,没有人吹怎么可以居律诗之首,古代诗词专家和现代诗词研究专家有话,诗词的合辙压韵只能占诗词优劣的百分之几或十几。而诗词的立意(立中心思想,)文彩的风流字句搭配,句子的顺畅与句意用运的才能,诗词体裁前呼后应,左右均匀园润高低错落合适,立意出众才气压人。后面才是扳拗句(改病句)不太提倡扳拗句。一首非常出众的诗词不合辙压韵也可以象你所说的是千古流芳的诗词。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把宋诗的特点概括为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求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部分译文 诗要另有一种特殊的才能,这和多读书有学问没有什么关系;诗要另有一种意趣,它是抽象说理所达不到的.可是古人没有不多读书做学问,不多通晓人情物理的.所谓不运用逻辑推理,不把话说尽而有言外之意,才是上等的.诗,是吟.

《沧浪诗话》是一部什么样的文学典籍? 《沧浪诗话》是南宋时期严羽所著关于诗的理论批评的著作,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或作诗证)5篇,书后附《答出继叔吴景仙书》。全书主旨是为了反对宋代存在的。

求《沧浪诗话·诗辩》译文 学诗的人以识见为主:入门要正,取法要高;应以汉、魏、晋、盛唐的作品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后那样的诗人.如果自己就退缩苟且,就会有下劣诗魔进入他的 肺腑之间,这是因为立志不高的缘故呀.好比行路没有到达目标,可以再加努力;但如果开头起步的地方错了,越跑越远,这就是因为入门不正的缘故.所以说,学 习上等的,只能达到中等;学习中等的,就沦为下等了.又说道,见识超过老师,才可以传授;见识与老师一样,就只能够得上老师才德的一半了.工夫要从最好的 作品开始学起,而不可从低劣的作品往上学.首先要熟读《楚辞》,早晚讽咏来作为根本;接着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和汉魏五言诗,都必 须读熟;再埋头阅读李白、杜甫的诗,好象现在的人研究经学一样,然后广泛吸取盛唐名家,在胸中酝酿,时间长了就自然领悟了.这样学习起来,虽然未必达到最 高境界,也不失为正路.这就是从头顶上做起,可以说是进到禅宗宗门的极处,可以说是寻求到根本处,可以说是豁然醒悟真谛,可以说单刀直入.诗的方法有五个方面:体制、格律、气象、兴趣、音节.诗的风格有九类: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作诗的关键处有三个:起结、句法、字眼.诗总体的风格类型有二种:优游不迫和沉着。

#沧浪诗话#诗歌#读书#严羽#崔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