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使用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 生长谱法 氨基酸缺陷

2020-10-17知识6

如何淘汰野生菌? 营养缺陷型指通过诱变产生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突变因而只能加有该酶合成产物培养基才能生长突变株营养缺陷型筛选与鉴定涉及下列几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MM符号[-]。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水解法:是以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如毛发、血粉及废蚕丝等为原料,通过酸、碱或蛋白质水解酶水解层多种氨基酸混合物,再经过分离纯化获得各种氨基酸的工艺过程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76536。①优点:原料比较丰富,投产比较容易;②缺点:产量低,成本较高及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2)发酵法:狭义上指通过特定微生物在以碳源和氮源以及其他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直接产生氨基酸的方法。广义是指除了直接发酵法外,还包括添加前体发酵法以及酶转化技术生产氨基酸。①优点:原料丰富,可以用廉价碳源如甜菜或化工原料(醋酸、甲醇和石蜡)代替葡萄糖,成本大为降低,产品都是L-氨基酸;②缺点:产物浓度一般较低,生长周期长,设备投资大,有副反应,单晶体氨基酸的分离比较复杂,工艺管理要求严格。(3)酶转化法:是指在某些特定酶的作用下使某些化合物转化成相应氨基酸的技术。基本原理是以氨基酸前体为原料,通过酶催化反应制备氨基酸。①优点:工艺简单、周期短、耗能低、专一性强、产物浓度高、副产物少、收率高等;②缺点:受到廉价底物来源和酶来源的限制。【以下内容参考链接《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和特点》:(4)化学合成法:以某些。

如何筛选 his 氨基酸营养缺陷型 筛选 一.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一般步骤和方法①诱变 常用紫外线等物理方法和化学诱变剂等诱变形成大量营养缺陷型菌株。用15W或20W紫外灯管,距离15cm~30cm,照射10sec~20min。在照射受试菌前,灯管须预热20min,使灯光稳定。菌悬液要磁力搅拌,使所有单细胞或单孢子均匀受到照射。特别要注意,应在黑暗或红外光下操作,接种后器皿用黑布包严,防止发生可见光的修复作用。②淘汰野生型a)抗生素法 某些抗生素能杀死生长繁殖着的微生物,而对处于休止状态的微生物无杀伤作用。如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制霉菌素可损伤真菌细胞膜,二者可分别杀死生长繁殖着的细菌、真菌。b)菌丝过滤法 适用于放线菌、霉菌等丝状微生物。在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孢子能萌发长成菌丝体,而营养缺陷型孢子则不生长。将经诱变处理的孢子接种于液态基本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0h~12h,使原养型萌发(以肉眼刚能看见菌丝为度),然后以滤纸、棉花或玻璃过滤漏斗过滤,菌丝被滤除,未萌发的缺陷型孢子能顺利通过,从而达到富集营养缺陷型的目的。③检出缺陷型的常用方法a)逐个测定法(点种法)把经诱变处理并淘汰野生型后的菌液在完全培养基上涂布分离,将培养后长出的每一个。

缺陷型突变菌株筛选中,如何淘汰野生菌体原理及方法 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般步骤和方法①诱变 常用紫外线等物理方法和化学诱变剂等诱变形成大量营养缺陷型菌株用15W或20W紫外灯管距离15cm~30cm照射10sec~20min照射受试菌前。

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步骤

生长谱法在微生物育种和营养缺陷型鉴定中有什么应用 营养缺陷型(auco troph):因丧失合成某些生活必需物质的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型菌株.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指微生物等不能在无机盐类和碳源组成的合成培养基中增殖,必须补充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一如胸间氮苯缺陷型所表现的那样.另外对这样的性质则称为营养缺陷性(auxotrophy).营养缺陷型是作为原养型的对应词来使用.营养缺陷型式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选择标记和育种的重要手段,在发酵工业上有广泛用途.营养缺陷型的鉴定(1)营养缺陷型鉴定步骤A、缺陷型类别的测定通常分别用以下物质来代表氨基酸、维生素、核酸碱基:①氨基酸混合物、酪素水解物或蛋白胨,代表氨基酸类②酵母浸出液,基中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嘧啶均有③维生素混合物,代表维生素类④核酸碱基混合液,代表嘌呤、嘧啶类.将待测微生物从斜面上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乔洗下来,离心洗涤,制成浓度为106~108ml-1菌悬液,取0.1ml加入到基本培养基中,混匀倒入平皿,制成平板.凝固后,用加圆滤纸分别浸湿沾取以上四类代表物质,覆于平板标定的位置上.培养后,观察圆滤纸片周围菌株生长情况,如出现混浊的生长圈,就可初步确定缺陷型所需的生长因子属于哪一类别,进一步复证。.

#氨基酸#微生物#微生物发酵#赖氨酸#野生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