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永历帝逃到缅甸,清朝打算放弃追赶,为何吴三桂还要坚持

2020-10-17新闻5

后世对于吴三桂这个人,一向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主要是因为这个人反复无常。他原本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后来又考虑着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结果最后投降了清朝,将前面所有人都出卖了。

这还没结束,等帮助清朝入关以后,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到了康熙朝,他甚至打算扩张势力,于是康熙决定削藩,从而导致三藩之乱。紧接着,吴三桂甚至登基为帝,结果同年就病死了。

但总的来说,吴三桂为清朝效力的时间是最长的,甚至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死,都是吴三桂促成的。当时永历帝逃到缅甸,清朝都打算放弃追赶了,可是吴三桂却还要坚持擒拿,为何他要执着此事呢?

永历帝逃到缅甸,清朝打算放弃追赶,为何吴三桂还要坚持

事情是这样的,到了顺治十六年,清军已经占据了中原大部分地区,永历帝朱由榔,算是南明最后的希望了。可是在清军的追杀下,他不得不听从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的建议,逃往缅甸。

当清朝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开了大会,商议要不要去缅甸擒拿永历帝。但最后的结果就是,由于连年征战,八旗军队的损耗还是很大的,如果要发兵缅甸,又免不了兴师动众,所以清朝有暂时放弃追赶的想法,等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说。

况且当时南明只剩这一股残存势力,对清朝产生不了多大威胁,所以一时间不去管他也没问题。于是继续追赶永历帝的计划,就被搁置下来了。如果这期间朱由榔能够主动投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永历帝逃到缅甸,清朝打算放弃追赶,为何吴三桂还要坚持

可吴三桂不同意了,他见清朝要将追赶永历帝的计划搁置,马上就上了一道“三患二难”疏,极力建议马上发兵缅甸,擒拿永历帝,免除后患。最终清朝同意了他的建议,并让他负责带兵征讨。

等吴三桂大军到了缅甸边境时,立马派人送信,要缅甸王主动交出永历帝。缅甸自然没理由与清朝作对,于是就将朱由榔交了出来。吴三桂得到永历帝后,害怕夜长梦多,随即就做主,直接在昆明将其绞死。

吴三桂原本就是明朝大臣,然而南明最后一任皇帝,却死在他手上。在擒拿以及处死永历帝这件事上,为何吴三桂显得如此积极呢?

永历帝逃到缅甸,清朝打算放弃追赶,为何吴三桂还要坚持

或许有人说,他既然投靠了清朝,自然处处要为清朝考虑。早日杀死朱由榔,也是为清朝铲除后患。其实自然有这部分原因,但他在讨好清朝的同时,更多是在为自己谋好处。

从吴三桂反复无常的性格来看,他是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他早在奉命镇守云南的时候,就已经幻想着要成为云南王,独霸一方,所以他早将云南看作是自己的地盘了。

可是永历帝却徘徊在云南与缅甸之间,这让吴三桂很不安,早日除掉永历帝,就早日少个心腹之患。除此之外,吴三桂也想借此向清朝邀功,同时还能证明自己的“忠心”,何乐而不为呢?

果然,吴三桂在杀掉永历帝后,就被封为平西亲王。不过清朝这样做,也是为了暂时安抚吴三桂,毕竟当时他们也需要休养生息。

永历帝逃到缅甸,清朝打算放弃追赶,为何吴三桂还要坚持

等康熙亲政以后,吴三桂已经在云南享了多年的福了,为了不让三藩势力继续扩大,康熙便决定削藩。吴三桂自然不肯妥协,于是和另外两位藩王一同谋反,史称“三藩之乱”。

谋反要出师有名啊,于是吴三桂就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起兵。结果清朝直接拿出他当年上疏的“三患二难”公布天下,等于当众打了吴三桂的脸。你说你是替明朝报仇,可当初却是你吵着要擒获永历帝的。

这下吴三桂恼羞成怒,直接在衡州称了帝,建国号为大周。结果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他就病死了。在临终前,他将皇位传给孙子吴世璠。最终吴世璠苦苦支撑三年,大周政权就被清朝彻底剿灭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吴三桂纪略》《平西王吴三桂传》)

#清朝#吴三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