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2020-10-17新闻4

原标题: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我们来做道选择题,一位古人犯了死罪,他应该怎样保命?

A 高喊“皇上,臣冤枉啊”

B 冷静地从怀里掏出一块小牌牌,举过头顶大喝一声“我有免死金牌!”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第二个答案。严格来说,历史上压根没有“免死金牌”这个东西,这是民间的一种俗称。它的官方名字,也随着朝代的变化,由一开始的“丹书铁券”,变成后来的“金书铁券”。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汉高祖刘邦是丹书铁券的首创者

汉初的时候,为了笼络那些帮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刘邦绞尽脑汁,给每个功臣都发了这么一个类似于“荣誉证书”的东西,将与功臣的信誓用红色丹沙写在一块形状跟瓦片差不多,弯弯曲曲的铁板上,所以叫做丹书铁券。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丹书铁券的内容,一般包括赐券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还特意说明该券子孙也可以用。为了防止假冒伪劣,丹书铁券被一分为二,一半非常郑重地装进金盒子,藏于皇室宗庙内,另一半由被赐者保管。

说实话,感觉这个东西跟咱们小时候玩拉勾也差不多,承诺这种东西,碰上皇权,有时候比鹅毛还要轻飘飘。

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丹书铁券,并没有免死的特权,只是一种加官晋爵的凭证。

得到过这种铁券的人,很多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韩信、彭越、周亚夫。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韩信在得到丹书铁券5年后,因谋反罪被杀,诛三族,荣华富贵只能到地下去享受了。

彭越,虽然没谋反,但因“具备谋反动机”被杀,诛三族。

周亚夫就更惨了点。快去世的时候,他儿子给他准备了 500 副盔甲和盾牌,准备给他当陪葬品,结果被人控告谋反。周亚夫想不通啊,自己都要死的人了,谋的是哪家子的反?结果人家给他安的罪名是“就算现在不反,到了地下恐怕也得谋反”。

最后,周亚夫绝食 5 天,吐血而亡。

司马迁专门做过统计。汉初共有百余人得到过丹书铁券的封赏,最后仅剩 5 人活着,所以说汉朝的丹书铁券可信度不足 5%。

丹书铁券开始变成“保命道具”的时代

南北朝时期,北周太祖宇文泰,在战场上被敌军包围险些被杀,幸好被部下李穆救了一命。为了报答李穆的救命之恩,宇文泰赏赐他一张铁券,特地在上面加了一行字,“凭此证可以免去十次死罪”,自此,丹书铁券变成了保命道具。

这个东西在南北朝很是盛行。那时候时局动荡,今天你是宠臣,明天就可能是阶下囚。因此,大臣们为了得到一张丹书铁券简直争破了头,皇帝倒也挺愿意,反正这么个破铁片子也值不了多少钱,比赏赐土地啥的划算多了。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况且,如果皇帝不高兴,可以随时找各种理由弄死你,管你拿着几张丹书铁券呢!后唐庄宗李存勖,给人发过一张免死九次的铁券,后来他后悔了,于是给人家安了个“十恶不赦”的罪名。

看见没,要论厚黑学,谁也玩不过古人。

丹书铁券变为金书铁券

到了隋唐时期,因为生产力的进步,铁券上面的字,由朱砂变为镶金,自此,它华丽丽地完成了转身,改名为金书铁券,也就成了老百姓俗语中的免死金牌。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隋唐时期是金书铁券批量分发的时代,不止是大臣,得宠的侍卫、太监也能得到一张“护身符”。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金书铁券的疯狂爱好者,李氏宗亲人手一块,上街都能横着走。

然而,没过多久,李治登基,他不承认老爹发放的金书铁券是合法的,因此,李世民时代的旧臣,被李治杀了不少。

到了明朝,朱元璋效仿前朝的样子,赐给大臣们金书铁券,铁券的样子完全仿照唐朝样式,但是内容有所变动。

朱元璋多抠门一人啊,唐朝通常都免死九次,到他这,直接除以3,本人免死最多不超过3次。重点还在于他对免死范围做出了规定,谋反罪不在免死之列。

按理说一般人都不会吃饱了撑的造反玩,所以朱元璋这块免死金牌含金量理应不低。但是,决不能用普通人的视角来看朱元璋,在明朝,拿到金书铁券的人,等于拿到了通往地狱的直达特快列车车票。

第一批拿到铁券的,是34位开国功臣。他们的存在,让朱元璋寝食难安,他有严重的疑心病,成天感觉有人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要说朱元璋绝对是狠人一个,既然你们让我不痛快,那我只能把诸位都送上西天了。

但这帮人手里都握有铁券怎么办?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一般的罪名动不了他们分毫,说他们谋反不就好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元璋派出大批锦衣卫,明里暗里盯着这些功臣们,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拿“谋反”的大帽子朝人头上扣。

开国六公爵之一的李善长,有两张金书铁券,却不幸卷入了胡惟庸案,先是被放逐,而后因为墙倒众人推,先被好朋友汤和踩上一脚,而后钦天监又向朱元璋奏报,“天象异变,当移大臣。”

历史上真有免死金牌吗?它究竟能不能保住命?

于是,和朱元璋是儿女亲家、毫无谋反之心的李善长,带着那两张金书铁券,和他们家三族的族人,一起去阎王爷那报道去了。别说铁券了,估计钻石券也救不了他。

开国的这34位功臣,被朱元璋用类似方法全部收割。

朱元璋版的金书铁券,不光保不了命,反而是个催命符。杀不杀你,完全取决于他的心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因为明朝把金书铁券的名声彻底搞坏,到了清朝,皇帝本来也想效仿明朝,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强烈反对,于是,这个厚铁片子彻底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

#朱元璋#李世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